本报记者 原文钊 实习生 聂 鑫
全市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攻坚战全面打响后,山阳区作为此次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积极践行“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工作理念,党政一把手挂帅指挥,建立区委常委牵头、县级干部包村、区直部门和街道包户、村组干部联系到人的四级责任落实体系。同时,在市直驻村征迁工作队的全力配合下,迅速形成共识、凝聚力量,营造了勇于奉献、主动担当的攻坚氛围。
两个多月来,近百名市直驻村征迁工作队员日夜战斗在征迁一线,和山阳区各级征迁工作人员一起,全力破解工作难题,积极开展各项征迁安置工作。
恩村二街一户征迁群众因病住院,征迁工作人员对这户征迁群众的入户走访、政策宣传一直无法开展。为了不影响征迁工作,驻恩村二街市直工作队员、市业余篮球学校副校长董天恩和其他工作队员一起,自费购买礼品到医院看望这位征迁群众。这位征迁群众深受感动,积极配合征迁工作人员签订了征迁协议。
驻恩村三街市直工作队长刘全镇多次带领工作队员到征迁群众家中走访,对恩村三街100余户征迁群众的家庭情况熟记于心。了解到该村许多征迁群众平时工作较忙时,他又组织市直驻村工作队员兵分多路,主动到征迁群众所在单位走访、宣传,帮助征迁群众及时掌握征迁政策,促进征迁工作顺利开展。
恩村一街一名征迁群众为了尽快搬家,在自己家的地里搭起了一座简易房,但由于不远处的一台通信设备噪声较大,这名征迁群众多次向驻该村市直工作队寻求解决办法。驻恩村一街市直工作队常务副队长、市公选干部秦广东得知情况后,积极组织市直工作队员与市蓝天办、市南水北调办、市电业局等部门协调,及时对该通信设备进行断电,并积极协商迁建事宜。
山阳区各分包单位征迁工作人员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带着对群众负责、为群众着想的浓厚感情走进征迁群众家中,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赢得了征迁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东方红街道办事处在恩村三街征迁一线成立了征迁攻坚党支部;艺新街道办事处组织征迁工作人员在恩村一街征迁现场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宣誓活动;共青团山阳区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组织青年志愿者到恩村二街帮助征迁群众搬家,进一步激励广大征迁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征迁工作有序开展。
定和村区直分包单位、该区民宗委负责人冉照辉,每天坚持在村里工作。由于村里路面不平,他不慎两次扭伤了脚,到医院打了石膏。但他依然坚持在征迁第一线,每天拄着双拐进村入户,深深感动了征迁群众。
恩村三街征迁安置工作牵头单位、东方红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史作州的女儿今年上高三,他却抽不出时间照顾女儿,他的父亲近年来连续做过两次大手术,为了不给他添麻烦,老人选择回武陟老家居住。
东方红街道办事处征迁队员李东强正上小学的孩子每天需要几趟接送,他的母亲身患重病,近期病情不稳定需要人照顾。为了不影响拆迁进度,李东强只好将所有重担都压在妻子身上。
在市直驻村工作队和区直分包单位全力开展征迁安置工作的同时,各个征迁村的党员干部彰显大局意识,主动带头搬迁,并积极帮助各级征迁工作人员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为征迁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定和村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工作中,该村村委委员王留根第一个签订征迁协议、第一个搬空房屋、第一个拆除房屋,为征迁群众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该村党支部委员张加有、村委委员王振良作为南水北调主河道征迁工作的先进典型,带头签订征迁协议,为全村征迁群众起到了示范作用。
恩村二街党支部副书记王红海工作期间生病,病情稍有稳定他就再次回到征迁工作岗位上。为了不耽误征迁工作,王红海与群众约好的谈话时间从没有改变过,群众上午有空谈话,他就下午到医院输液;群众下午有空谈话,他就上午到医院输液。
恩村三街治安主任王永胜在村两委工作多年,工作成绩受到该村群众的一致认可。在征迁工作中,王永胜充分发挥自身有良好群众基础的优势,发动征迁群众亲戚、邻居,每天早晚不间断到群众家里做思想工作,促使征迁群众转变观念,积极配合征迁工作。
截至4月27日,山阳区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涉及的1607户征迁群众,已累计签订协议930户、搬空(拆除门窗)821户、拆除房屋347户,为全市南水北调绿化带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