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文钊 实习生聂鑫)昨日,记者站在南水北调政二街桥上,向东、西方向放眼望去,原来紧靠河渠北岸的老旧住宅楼,如今已全部拆除完毕。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截至4月27日,解放区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城镇组,全面完成了74户的征迁安置任务,比市定的6月底前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提前了两个月零三天。
“解放区城镇组分包征迁工作的提前完成,离不开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征迁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该区城镇组牵头部门负责人、新华街道办事处主任宋军霞说。
全市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任务下达后,解放区成立了由新华街道办事处牵头的城镇征迁工作组,负责南水北调干渠北岸2栋解放区家属楼、2栋原建筑经济学校家属楼剩余70户征迁群众以及4家企事业单位的征迁安置工作。为了确保按时完成征迁任务,该区城镇组人员主动放弃春节假期,提前入户宣传走访,全力以赴做好征迁安置准备工作。
征迁安置工作启动后,该区牵头城镇组的县级领导身先士卒,带领工作人员积极入户走访、宣传征迁政策、解决群众困难,全力加快工作进度。城镇组各分包单位高度重视,选派精兵强将组成征迁小组,由“一把手”带队展开攻坚,“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坚持每天召开碰头会,汇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协调分包单位研究解决方案,并建立了“城镇组征迁微信群”,实时交流信息。
在征迁工作中,该区城镇组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开房源、公开政策,实行“先签先搬先选房”,并将所有房源张榜公布,征迁工作做到公开透明,确保征迁群众的根本利益。
该区城镇组征迁工作人员发扬不怕吃苦、敢打硬仗的工作作风,在征迁工作中实行“5+2”“白+黑”工作法。该区残联党支部书记齐学俊,带病坚持工作在征迁一线;该区档案局局长杨晓波、机关事务局副局长王东海,一户一户做工作,用真情打动征迁群众;新华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树凯、办事处主任宋军霞,每天入户宣传政策、为群众解难,以心换心,真诚服务,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市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卫泓才积极带领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做好原建筑经济学校家属楼的征迁工作,仅用3天就签订征迁协议42户。
征迁工作的提前完成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原建筑经济学校家属楼居民张志军率先签订了征迁协议,第一个领取到了安置房钥匙;80多岁的离休干部梁福锁主动寻找过渡房源,积极带头搬家;2家征迁企业顾全大局、快速搬迁,为征迁工作的顺利推进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