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宋国兴)为选树劳模、培育工匠,今年年初以来,中马村矿工会积极组织开展“名师带高徒”、技术革新、“五小发明”、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使新时代工匠脱颖而出,助力企业安全生产。
舆论宣传。“一个好工匠,能带动一大片,丝毫不亚于一个科级管理人员。”该矿总工程师江重阳这样说。该矿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等载体,广泛宣传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先进事迹,积极营造“尊重工匠、爱护人才、争做劳模”的浓厚氛围。同时,不断加强初、中、高级工及技师的梯次培养,为培育更多的“矿山工匠”创造条件。
模式创新。该矿依托“创新工作室”,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工匠式”职工,促进职工技能素质的提高。该矿创新实施“名师带高徒”“多师带一徒”新模式,让职工全面掌握和巩固培训中所学的内容。此外,该矿还在采掘机运通各专业开展“预约上课”、技术比武等活动,引导职工学技术、练本领,争当“矿山工匠”。
示范引领。该矿各生产岗位不断涌现的“矿山工匠”,成为安全生产中的“多面手”,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准备队一班班长马建伟研发的“手持式钻机新式钻架”,杜绝了钻孔不合格现象;防突科副科长敬复兴研发的“隔列施工法”技术,使瓦斯抽采效率提高了两倍;抽采队与防突科人员对27001回风底抽巷进行“水力冲孔钻孔的卸压范围及抽采有效半径”革新,节约投入340余万元。该矿的“宛志红创新工作室”,去年展出工匠们的创新成果80余项,为企业创效数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