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产经观察丨市场卫士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数字中感受发展的脉动
抓好高速公路安全和服务工作
图片新闻
被确定为首批省科技服务业示范企业
市工商局积极推进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
图片新闻
警惕“WV梦幻之旅”网络传销行为
被命名为河南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5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数字中感受发展的脉动
——我市一季度经济发展形势解析
作者: 本报记者 孙国利 李 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报盘:全市生产总值506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2亿元,居全省第四位,同比增长8.6%,增速居全省第四位;固定资产投资333.1亿元,居全省第四位,同比增长13.8%,增速居全省第三位……

  从一系列数字中,记者感受到了焦作发展“运行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的脉动。

  如何看待GDP小幅回升?一季度经济发展态势对下步有着怎样的影响?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建议和对策?昨日,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析。

  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速稳。第一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是全市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一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6.3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93亿元,同比增长1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速的稳定增长,表明我市经济持续向好的根基正在筑牢。二是收入稳。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83元,居全省第五位,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24元,居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长9.7%,增速居全省第一位。三是就业稳。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054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79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94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724人,均完成进度目标。

  “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季度,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3.2%、64.9%和31.9%。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超过30%,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二是工业生产增速加快、位次前移。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较1~2月份增长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四位,较1~2月份前进3个位次,较去年同期提高10个位次。三是工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从技术水平看,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8%,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0.2个百分点。从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8%,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1%,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6%,均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

  “新”主要表现在新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一季度,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50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达15.7亿元。目前,我市共有161家企业通过省商务厅认定备案,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个、省级示范企业9家,建成电商园区9个。值得关注的是,我市市场主体发展迅猛。一季度,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294户,同比增长22.32%;新增注册资本72.57亿元,同比增长45.9%。截至3月底,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44058户,注册资本(金)2399.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39%和19.71%。

  目前,我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投资增长后劲乏力、部分工业行业生产经营形势不容乐观以及企业用工形势、资金制约环境偏紧。纵观全局,我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运行正处于能否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下步要从供需两端发力,打好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组合拳,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等重点任务。

  ——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增强经济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密切监测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跟踪研究重大政策实施、市场需求变化、各种支撑条件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局部性问题演变为趋势性问题。

  ——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即从依赖资源转向依托资源、从过度开发转向科学开发、从要素投入转向科技创新,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达到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满足升级需求、挖掘潜在需求、创造全新需求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在适度扩大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借鉴深圳、东莞经验,依托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天然气、通用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深化产学研合作,发挥我市装备制造业研发中心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融合,运用好“互联网+”,完善制造企业供应链条和销售网络。

  ——扩大开放招商,注重在“链”上引、在“群”上聚、在“新”上招、在“资”上融,推进资本运作,引进一批创业投资基金和战略合作企业,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此外,还应谋划开展好文化、科技、电子商务三大专业招商活动,加快产能走出去步伐,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扎实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着力加快投资进度,积极落实重大项目落地、投产,引导投资投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培育处在成长期、扩张期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能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且有市场潜力的科学技术。此外,应加大对工业研发、工业设计、现代物流、信息网络、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健康养老、休闲旅游、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强对房地产市场预期引导,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投资水平。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