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媒体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女性”微信公众号 省妇联系统和市政务微信排名跃居榜首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的微新闻公布
借力新媒体助推旅游营销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莫要恶意透支长寿之乡品牌
基因检测
食品安全谣言何以久治难消
突击增长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5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品安全谣言何以久治难消
□伊一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年来,食品安全谣言恣肆蔓延,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关于食品的竟占45%,食品安全领域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层出不穷的各类食品安全谣言,不仅给相关行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干扰了食品安全的正常监管工作,同时也打击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埋下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

  为了遏制食品安全谣言的泛滥之势,相关部门开展了多项整治活动,权威部门也屡次辟谣,但往往是这个谣言被证伪,下一个谣言很快又出现。谣言此起彼伏,公众无所适从。我们不禁要问,食品安全领域为何谣言不止?食品安全谣言何以久治难消?

  食品安全谣言的发生背景比较复杂,这里面有着多层因素存在,有的是受过去的食品安全事故影响而产生的误解,有的则是公众对食品产业新技术、新添加成分缺乏过硬的辨识能力,有的则是为了吸引眼球、哗众取宠而蓄意制造谣言,还有的则是一些不法商家利用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极高关注故意散布谣言,以达到提升网络知名度、“抹黑”市场竞争对手等不可告人的目的。

  众所周知,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谣言也插上了技术的“翅膀”,一个转发就能让谣言“飞”起来,所以人们才会嘲笑监管——“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了天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食品安全谣言不能被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

  归根结底,食品安全谣言的久治难消,缘于多种因素的相互叠加交织。因此,治理食品安全谣言,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应坚持共治思维,综合施策。首先,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而食品安全谣言则更需要严管。有关监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见微知著,坚持信息公开,不给谣言可乘之机,要坚决拿出法律武器,将每一个谣言的来源追查到底,让编造和散布者承担法律责任。

  其次,要着力增强公众的食品安全科学素养,提升公众辨别谣言的能力,针对容易滋生谣言的信息,要开展预防式科普宣传,真正把科学道理讲通讲透,使公众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从而让食品安全谣言不攻自破,失去传播的土壤。每个公民也要主动了解掌握科学知识,学会理性思考问题,避免成为食品安全谣言的载体,让谣言止于智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