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太极身影在泉城
春秋风华照太极
中美文化交流团青睐太极文化
相聚太极圣地 共享和谐太极
跟着张保忠学太极剑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5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美文化交流团青睐太极文化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陈作华

  “太极拳是一种风靡世界的运动,没有哪一项运动能像太极拳这样跨越国界,有这么多的人参与。我们很想到太极拳发源地看一看。”于不久前在济南举办的世界武术联盟中国大区首届武林大会上,来自美国的中美文化交流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中美文化交流团由美籍华人程梅丽莎女士带队,团员有好莱坞功夫明星白龙先生(Sky Patterson)、从事健康与运动科学的罗博士威尔先生(Robert Wwells JR)、好莱坞著名黑人灵魂歌手嘉许先生(Joshua Moreland)等。在世界武术联盟中国大区首届武林大会上,曾获得国际武术金奖、精通跆拳道的白龙先生进行了名家表演,罗博士威尔先生发表了关于运动与比赛精神的主题演讲。

  得知记者是来自太极故里的媒体人,中美文化交流团遂邀请记者进行了座谈。座谈中,记者向中美文化交流团介绍了焦作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城市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我市近年来大力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正在实施的“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发展战略。记者告知对方,陈式太极拳已于2006年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家沟正在建设集传拳、探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园,并于2016年被确定为首批中国特色小镇,每年前来寻根问祖和拜师学拳的中外太极拳爱好者络绎不绝。

  交谈期间,记者就《焦作日报》开辟《太极拳周刊》的情况作了专门介绍,该周刊每周一期,专题报道太极拳方面的信息,并开设了《太极拳·神州行》栏目,派出记者进行外埠采访,报道各地太极拳普及推广情况。交谈中,记者拿出几份报纸版样给他们看,中美文化交流团成员兴致浓厚,虽看不懂中文,但仔细端详,并提出希望将报纸留下。

  罗博士威尔先生说,他自幼习练跆拳道,近来开始学习太极拳,这次在世界武术联盟中国大区首届武林大会上看到太极拳刚柔相济,拳法招式极具东方美感,感到非常神奇。他表示要继续学习太极拳,并希望到太极圣地实地考察学习。

  当记者介绍了我市将于9月份举办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云台山国际旅游节的情况后,中美文化交流团表现出极大兴趣,向记者详细询问了“一赛一节”的具体内容,并表示希望能够参加。

  左图为本报记者向中美文化交流团介绍我市大力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及正在实施的“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发展战略。

  本报记者 赵 娟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