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商贩占道经营,视频监控会自动提醒;司机在人行道上停车,“执法通”会提示车主;建筑垃圾乱堆放,无人机会采集信息,立刻上报;开车找不到车位、逛街寻不到厕所、最近的摩拜单车在哪里……用一个APP就能轻松解决所有问题!如今,绍兴市创建了“智慧城管”信息共享平台,开展了“深度清洁”城市保洁行动,启动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规范了主干道名称,制订了旅游交通标识标牌一体化规划,提高了城乡交通管理水平,协同推进治堵工作,新建公交站点135个、农村公路候车站点379个,新增公交营运里程273公里,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绍兴的街道,特别干净,城乡生活垃圾随时有人清理;
绍兴的汽车,特别幸福,许多地下停车场为车辆提供了“栖息地”;
绍兴的美丽,不仅体现在人们白天见到的树木葱茏、花草丰茂,还体现在晚上极美的水景与灯光亮化工程。绍兴,一个令人陶醉的地方。
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更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015年,绍兴市决定打造“智慧城管”平台。去年,该平台正式试运行,不仅向市民提供了实用便捷的公众服务资源,更标志着绍兴城市管理模式由监管为主向服务为主的巨大转变。“智慧城管”为古城绍兴翻开了城市管理崭新的一页。
A
“数字城管” 向“智慧城管”转变
2010年,绍兴正式运行“数字城管”,虽然城市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暴露出了信息共享不充分等问题,很多问题不能在第一时间解决。
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历史发展。不甘落后的绍兴人于2015年创造性地启动了“智慧城管”。该市在打造“智慧城市”的框架下,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识别等技术,对“数字城管”进行升级改造、融合创新,构建起以GIS共享服务、统一GPS监管、统一视频监控为应用支撑,以问题处置、网上办案、决策辅助、应急指挥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使绍兴的城市管理由被动向主动、由静态向动态、由粗放向精细、由无序向规范转变。
与“数字城管”相比,“智慧城管”更注重通过泛在网络、移动技术,广泛整合社会资源,依托“城管通”“市民通”、微信、微博等载体提供互联和融合服务,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协同,汇聚大众的力量和智慧,解决城市管理难题,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集约化和智能化,充分发挥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整体效能。
“‘智慧城管’可以通过智能识别等新技术,实时、动态地掌握城市管理信息,处理问题更加人性化。”绍兴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举例说,司机在人行道上违章停车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点。如今,一旦出现这样的行为,“智慧城管”视频监控就会抓拍违停车辆的车牌号,智能识别车牌号,与车辆信息数据库进行匹配,并通过短信平台向车主发送短信提示,劝其离开;如果在规定时限内车主仍未将车辆驶离人行道,“智慧城管”的视频监控将再次抓拍,并要求执法人员拍照处罚或将车辆拖离现场。
“智慧城管”的功能十分强大,能从市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为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拉近“智慧城管”与市民的距离,“绍兴智慧城管”微信公众号于去年12月正式实行了有奖举报,市民只要遇到城市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管理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投诉,只要信息及时准确,便可通过微信红包获得一定金额的奖励。同时,该市还开发了便民APP,市民可以通过APP寻求帮助,进行举报、投诉和咨询。
B
“智慧城管”为市民带来生活新体验
一次,绍兴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巡查发现,裕民路等路段存在大量建筑垃圾,有些垃圾甚至堆到了马路上,严重影响过往车辆通行。那位工作人员立即将情况反映给相关单位,环卫工人很快赶到现场清理了垃圾,综合执法人员也着手对偷倒建筑垃圾者展开调查。
商贩占道经营是城市管理的难题之一。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绍兴市通过“智慧城管”实现了远程监控,商贩一旦占道经营,系统就会自动提醒,执法人员则以监控视频为依据,赴现场对商贩进行劝导或依法查处。
“有了‘智慧城管’,很多违法现象都能被有效监控,并通过多种渠道帮助执法人员及时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市民也能通过APP、微信等渠道将相关信息发送到平台,极大提高了绍兴的城市管理水平。”绍兴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智慧城管”运行以来,重点打造了三大中心:问题发现中心、数据共享中心和考核决策中心。这三大中心使绍兴有能力从空间、时间方面多维度分析城市管理信息资源,为城市管理者快速响应和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发展,永无止境。近年来,绍兴开展了“大城市”建设,随之打造的“大城管”格局也对“智慧城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绍兴市在加快市级“智慧城管”建设的同时,努力采用先进技术,实现包括对地理空间数据、遥感影像数据、车载视频系统、视频监控等全市城市管理资源的集成化、精细化、可视化管理,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图文互动的统一指挥调度平台,进一步加快相关平台的互联与融合,打造市、区“智慧城管”大平台。
C
“智慧城管”增强百姓幸福感
记者通过《绍兴日报》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智慧城管”如今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绍兴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今年4月26日晚,首批500辆摩拜单车正式进驻绍兴。“从家到单位3公里左右,骑车时间十几分钟,花费1元。摩拜单车的车况不错,骑起来的总体感觉也不错。”近日,绍兴市民宋先生在微信朋友圈里晒了自己“尝鲜”摩拜单车的感受。他说,使用摩拜单车无须办卡,可以随借随还,而且能提供卡路里消耗、节约碳排量两项数据,感觉很“高大上”。
绍兴市民陈小姐说,她今年年初去上海出差时注册了摩拜单车,使用起来特别方便,现在绍兴也有了摩拜单车,这说明绍兴这座城市越来越现代化、智慧化了。“摩拜单车最方便之处就是,使用者注册后在任何有摩拜单车的城市都可以使用,不受地域限制,出行更加方便。”陈小姐说。
绍兴人很自豪,但不骄傲,他们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服务,而是始终想办法提供更优质的智能服务。“视频监控技术发展得很快,我们将不断升级应用视频监控技术,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绍兴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按照规划,绍兴市还要进一步完善“智慧城管”,利用建设“智慧城市”的契机,融合对接绍兴市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使绍兴城市管理更科学、精细、规范、高效。
记者手记
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管理好了,就能造福于民,让群众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绍兴是一座千年古城,历史文化、良好生态、科学管理,赋予该市“宜居之城”的美誉。早在2010年,绍兴市就步入了“数字城管”时代。为进一步做好城市管理工作,从2015年开始,绍兴市探索实践,决定创新城市管理理念,由“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转变,由城市管理向城市服务转变。
对于城市管理,绍兴舍得投入、勇于创新,在城市规划、征地拆迁、资源供给等方面全面发力,从而在“数字城管”的基础上构建了以GIS共享服务、统一GPS监管、统一视频监控为应用支撑,以问题处置、网上办案、决策辅助、应急指挥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对于绍兴取得的成绩,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总结、实践。近年来,我市城市管理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让城市管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人性化,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学深杭、促创新”系列活动的开展,我们定能学到先进理念,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和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