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秋)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外部需求低迷的态势下,我市不断开拓外贸市场、挖掘外贸新亮点,打好外贸提质增效“组合拳”,进、出口双双增长,首季外贸开局良好。据统计,一季度,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2.5亿元,居全省第四位,同比增长5%。其中,实现出口22.3亿元,同比增长6.7%,出口额居全省第五位;实现进口10.2亿元,同比增长1.5%,进口额位居全省第四位。
据市商务局相关人士分析,从出口产品看,钛白粉、塑料制品出口大幅增长,轮胎、有机化学品出口稳定增长,机械产品和毛皮制品出口下降幅度较大。一季度,涂料产品(钛白粉)、塑料制品分别实现出口41440万元和100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3.11%和25.44%;橡胶制品(轮胎)、有机化学品分别实现出口72680万元和1075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56%和6.09%。从进口产品看,生皮、橡胶、造纸木浆、鞣料、钛矿砂、机电设备是我市进口的主要产品,占全市进口额的90%以上。从出口流向看,我市对欧盟、非洲和俄罗斯的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对东盟、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出口降幅较大。一季度,我市对欧盟、非洲和俄罗斯分别实现出口45724万元、22383万元和623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5.46%、44.47%和48.29%。从进口来源看,欧盟、澳大利亚和拉美等传统市场保持稳定增长,一季度实现出口21132万元、23688万元和7757万元。从贸易方式看,受橡胶制品和毛皮制品进出口下滑影响,我市加工贸易进出口有所下降。一季度,全市加工贸易实现进出口142041万元,同比下降12.3%;一般贸易实现进出口181126万元,同比增长26.3%。从产品结构看,高新技术产品增势明显,一季度实现进出口122150万元,同比增长32%,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近40%。
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国内发展新阶段等各种约束日益显现,但对外贸易仍是促进我市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困境,专业人士建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及时关注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外贸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困难;要加强外贸监测预警,加大相关产业的融资扶持力度,引入和加强信用保险支持,积极为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保驾护航。同时,外贸企业自身也应进一步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提高抵御风险能力;有实力的企业要在相对充分的储备和论证基础上积极转型升级,为我市高新产业的发展增添活力,推动焦作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