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付凯明 通讯员徐帅帅)“土层挖多深才算好?”“施什么肥能快速见效?”残疾人贫困户踊跃提问,技术人员细心解答。左腿残疾的贫困户赵来富说:“多亏了残联的帮扶计划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这是近日记者在马村区演马街道举办的精准扶贫残疾人培训班上看到的一幕。这不仅是马村区残联开展精准扶贫的探索实践,也是马村区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马村区积极探索“按需扶贫”,一批批扶贫干部沉下去,把一家一户需求收上来,因户施策,选准脱贫特色产业,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激发贫困户脱贫动力,一村一户斩穷根。一年来,该区已有850名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
精准到户,开好“处方”巧施治。扶贫工作不能“大水漫灌”,去年,该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统筹整合使用扶贫资金1758.7万元,加大村级道路、饮水工程、危房改造、产业扶持、就业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补齐脱贫短板,并按照每个贫困户既定的帮扶措施及脱贫方案精准施策。该区安阳城街道东马村扶贫工作队通过对村情反复分析调研,决定借助靠近云台山旅游景区的优势,投资11万元,扶持东马村18户贫困户大力发展冬桃种植,建成映霜红冬桃种植基地22.5亩,(下转二版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