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②)每亩桃树预计年增收1万元。
对症下药,产业扶贫出新路。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关键。马村区以全国光伏龙头企业——青岛昌盛日电和中利腾辉落户为契机,大力开展光伏扶贫。光伏企业入驻,不仅可以吸收贫困户就业,还可以为有想法的农民提供设施、农业种苗、技术指导、金融支持、统一包销等一系列服务,解决贫困户脱贫脱困的后顾之忧。该区还借助昌盛日电和中利腾辉两大光伏巨头的技术和经验优势,整合各级财政扶贫资金200万元,实施了第一批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扶持7个贫困村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项目建成后,7个贫困村的331户贫困户每年预计增收1000元。与此同时,该区大力发展果树种植产业。该区演马街道高寨村的4户贫困户经过帮扶,种植了15亩大樱桃,每亩年预计增收近1.2万元。
扶贫扶智,抓住关键强就业。为充分发挥企业在产业扶贫中的示范引导作用,推进转移就业扶贫出成效,该区鼓励企业以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等方式,努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以前靠打零工为生,如今在万方铝业工作,工作既稳定又离家近,月工资能领4000多元。”家住马村区武王街道秦庄村村民田秀谈及儿子的工作激动不已。据了解,去年该区武王街道与帮扶企业积极对接,企业竭尽所能为该街道提供了200个工作岗位,其中帮助秦庄村转移就业21户27人。
保姆式托管,不丢一户,不落一人。对于无法进行创业、就业安置的贫困户,该区通过探索公益性岗位就业扶贫的方式,重点在乡村开发一批公路养护、农村保洁、治安巡逻等公益性扶贫岗位,从而实现贫困劳动力就近安置就业。该区还通过“精准培训”“岗位对接”,打出双向扶贫组合拳,对贫困家庭未就业劳动力开展订单式免费技能培训,因地设班、因需设班,提升贫困家庭就业创业能力。该区先后举办3期“精准扶贫转移就业”专场招聘会,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截至目前,该区通过政府牵线、部门协调、自主就业等形式,使1948人实现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