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法国医生马蒂尔的太极情缘
耍太极 享健康
冉向利:白鹅亮翅要练出抖劲
跟着张保忠学太极剑(四十)
温县:加快陈家沟村建设迎接“一赛一节”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5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国医生马蒂尔的太极情缘

作者:新华社记者 刘金辉 曹 凯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005年秋天,时年22岁的法国骨科医生马蒂尔第一次来到河南温县陈家沟,看了一遍陈立法打的太极拳,就喜欢上了太极拳,便拜他为师,12年来不间断学拳。如今,他在法国开了间小武馆,成为太极拳的传播者。

  “他来陈家沟的时候,我正在杨露禅学拳处卖票,他的女朋友是河南郑州人,能跟我沟通。他问我会不会打太极拳,我说会呀,于是我就打了一套小架一路,他当时就连连叫好,便留下了我的电话。”马蒂尔的老师、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立法说,“这之后,我也没在意,都已经把这事忘了。没想到第二年,他突然给我打电话,要来学习太极拳。”

  马蒂尔在2006年秋天来到陈家沟跟着陈立法学了两个月太极拳。回法国后,马蒂尔每天坚持习练太极拳,还经常打电话询问太极拳的技法和疑问,陈立法都一一解答。

  “陈家沟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地方,我之前练过少林功夫,但当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接触到太极拳,我就喜欢上了它。我想尝试另外一种武术艺术,不是少林的硬功夫,而是这里的软功夫,我觉得柔软的功夫比硬功夫更有力量。”马蒂尔说。

  从2006年到2010年,马蒂尔每年都来陈家沟学拳1~2个月,从2010年开始,他每年邀请陈立法到法国教授太极拳。

  “2010年我开了个小武馆教授太极拳,固定学员有30个,我每周教他们两次,其他时间他们自己练,每年会邀请我的师父陈立法来法国教他们。”马蒂尔说。

  现在,马蒂尔的太极拳功夫已经不简单,会打好几套套路,打起拳来,虽不能算是行云流水,但也飘逸自然。他还获得过法国当地举办的武术比赛太极拳项目的冠军。今年已69岁的陈立法评价他:“在我的弟子中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对于外国人来说已经不容易了。”

  “他很刻苦,每天早上练两个小时,练出一身汗,然后洗洗澡、换身衣服,整整齐齐地去他的诊所上班。”陈立法说。

  上周,马蒂尔来到陈家沟配合当地拍摄一部《大道太极》的微电影,讲述陈家沟太极拳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故事。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陈家沟的陈正雷、王西安等一批人去日本传授太极拳,之后朱天才去新加坡传授,然后又发展到欧美。目前,全世界有数亿人习练太极拳,众多外国习练者或仰慕者前来陈家沟学习太极拳,感受太极拳的魅力。

  陈家沟,这个位于南水北调渠旁的中原村落,也随着太极拳的兴起而发生巨变,20多家家庭武馆吸引着全世界的习练者,太极拳博物馆、太极拳文化园、太极文化交流中心已经建成,一个集太极拳学习、展示、文化交流、旅游为一体的太极拳小镇正在形成。

  马蒂尔说,在法国约有一万人习练太极拳,媒体上说打太极拳对身体有好处,所以习练人数在不断增加,还不定时举办各种切磋交流活动。

  为了把太极拳学好,马蒂尔还阅读了《道德经》《易经》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要想学好学深太极拳,就必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把它们融入太极拳中。”马蒂尔说。

  现在,马蒂尔除了习练太极拳,还跟着陈立法学书法,已经学会了一些汉字,每天还泡起了工夫茶。他5岁的女儿也开始学习太极拳,学习中国文化。

  马蒂尔说,习练太极拳确实对身体好,他会一直保持与陈家沟的这种关系,专心致志地学习太极拳,把太极拳传授给更多的人。

  (新华社郑州5月8日电)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