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 中站区·博爱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王四祥,奋战在征迁一线的先锋队员
中站区政府2017年第一次全体会议 暨廉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召开
中站区召开脱贫攻坚整改档卡培训会
开展法律服务活动
磨头镇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 参与企业安全隐患排查
清化镇街道抓党建促脱贫
图片新闻
博爱县打造“百姓文化超市”叫响文化民生品牌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7 年5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爱县打造“百姓文化超市”叫响文化民生品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 4月27日,“博爱大讲堂”又开课了,来自全县各界的500多名干部群众聆听本土作家刘光宗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精彩演讲。据介绍,“博爱大讲堂”以打造博爱文化品牌、展示博爱形象、弘扬博爱文脉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百姓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等为主讲内容,由群众点主题,每月举办一期。这是博爱县实施“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的又一块重要阵地。

  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小城乡、大共享”这一主题主线,以“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为突破口,以有声势、有组织、有阵地、有产品为目标,全力实施“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截至目前,该县建起县级文化服务总台1个、乡镇街道服务站9个、村级服务联络点10个,文化配送覆盖204个行政村,成为保障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有效链接点。

  紧扣理念,找准定位发好力。该县县委宣传部赴多个乡镇街道、村庄深入调研,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总菜单,推进供需有效对接;启动“2323”工作模式,即坚持“两个重点”,以“数字化改革”和“体验式参与”为重点,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和双流向;抓好“三个协同”,协同推进文化配送、文化创造和文化推介;筑牢“两个阵地”,以文广新局为总服务台、农村文化中心为服务联络点,统筹协调,共同推进;落实“三个联动”,建立和完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机制和执行联动机制。

  建好队伍,明确职责提效能。在县级层面,该县全面落实“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文化部门组织实施,县直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建立由县委宣传部、文广新局、各乡镇街道、县直各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参加的“百姓文化超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原则上每月召开一至两次,研究决定重点工作安排、措施意见、情况通报等。在乡级层面,由乡镇党委书记负责牵头,分管文化副职或宣传委员(干事)具体分担,文化站长(专干)负责实施,确保工作不推诿、不扯皮。在村级层面,坚持村党支部书记带头,配备文化管理员专门负责村级联络点的管理事宜,层层传导、级级压实。

  打造平台,优化环境稳根基。该县精心打造实体平台,各乡镇街道服务台设在综合文化站,村级服务联络点设在村委会大院内,面积均不少于16平方米。每个办公场所配备2张桌子、4把椅子、1台电脑和2名专职管理人员,制订规范可行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同时,该县加快构建数字平台,县“百姓文化超市”网络总服务台设在文广新局,配备1名负责人、2名专职人员负责县域文化超市资源网的日常维护和信息录入工作。为确保服务项目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百姓文化超市”服务总菜单编制完成,共涵盖文化演出、文化培训、文化志愿、文化宣传、典型创评和远程教育六类65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后续将推动“特色菜单”上网公布,接受百姓点单。

  着眼活动,回应期盼出实效。该县借助文化超市资源网,实现视觉艺术网络化、舞台作品网络化、公益培训网络化,即将名家书画作品、优秀摄影作品等网上展览;将“乡村文化大舞台”“舞台艺术送农民”等群众文化活动录制成视频搬上网;将“教你一招”等文化知识网上培训。同时,该县围绕文体活动、法治惠民、农技推广、医疗卫生等服务需求,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另外,该县文广新局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百姓文化讲堂”活动,共举办舞蹈类、文学类、音乐类、戏曲类、器乐类等培训10期,参训人数达2000余人次;卫生计生委创新性地开展“点单就医、名医下乡”活动;孝敬镇留村、寨豁乡敬老院通过线上点单,邀请月秀剧团、七方文化活动中心为空巢老人现场演绎《打碗记》《窦娥冤》等精彩剧目;金城乡为解决种植难题,村民们纷纷进行点单预约,邀请县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赵登太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解种植技术。

  凝练特色,依托亮点铸品牌。该县以文化利民、乐民、惠民为本,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文化。其中,“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坚持“政府采购、院团演出、群众受惠”的原则,投资40万元采购100场优秀戏曲节目,由县戏剧艺术发展中心赴部分农村进行巡演;“百姓文化大舞台”由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主办,县文化馆和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承办,包括舞台演出和电影放映两部分,每年演出11场次,免费放映影片30场,受益群众上万人;“教你一招”,是该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开展常态艺术培训的同时,县电视台每天播放《学跳广场舞》专题节目,涵盖现代舞、新疆舞、印度舞、拉丁舞等舞蹈类型,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健身需求。目前,这些活动已成为群众心仪的“文化特色菜”。

  (博报)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