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变化无穷的化学海洋里,选中了调皮却又带着一身“煞气”的氟元素。董事长李世江说,氟单质的制取是化学元素发现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参加人数最多、危险最大、工作最难的研究课题。在百年的探索中,不少化学家为此损害了健康,甚至献出了生命,谱写了一首首悲壮的史诗。氟元素很顽劣,多氟多偏要征服它。
多氟多从氟化工到六氟磷酸锂,从电解液到锂电池,从锂电池到电池、电机、电控一体化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再到新能源汽车,多氟多的发展,最根本的要素在于创新。从新材料到新能源,从新能源到新能源汽车,多氟多走过了一条从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为主线的道路。在我国7大新兴产业中,多氟多从事了3个,就是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
李世江把创新之路总结成“三化”: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截至目前,多氟多申报国家专利273项、已经获得授权的专利181项。多氟多还主持制定了6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参与制定了多项国际标准。多氟多拥有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实现了一次检验、全球通行的目标。
“我们要把这个全产业链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和智能制造结合起来。”李世江表示,将来多氟多生产的新能源产品包括电动汽车。李世江给它们赋予了三个定义:一个是智能终端,一个是学习平台,一个是人生伴侣。他表示,多氟多还有一个新的观念:造新能源汽车,一要造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的新能源心脏;二要造新能源的大脑,用互联网的技术、用智能化的技术造出一个集中了人类智慧的互联网产品,以此带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①烘干车间工人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②工人在制片。
③自动化生产线工人在操作生产电池配件。
④工人在整理电池。
⑤检验人员在生产线上抽检。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