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马村区东海大道征迁工作推进会召开以来,该区区委、区政府将东海大道项目作为城建“一号工程”,举全区之力,调动一切资源,采取过硬措施,快速推进征迁工作。
截至目前,该区已拨付征迁补偿资金7600余万元,完成小庄、白庄、罗庄3个村的征迁任务,共签订协议219户,拆迁房屋35户5000平方米、饲养场25座2.8万平方米,迁坟1750座,迁伐树木8.6万棵,交付净地680余亩,实现了和谐拆迁、快速拆迁。
领导上阵,全区发力。4月12日,该区东海大道征迁工作推进会明确提出,一个半月时间,集中完成征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区成立征迁工作指挥部,专人专职,在征迁现场“安营扎寨”。此外,该区还明确5名区委常委和23名区级领导牵头挂帅,54家单位分包到户,4个街道12个村的班子全员上阵,驻村入户讲政策、算细账、提愿景。该区区委副书记、指挥部牵头领导杨磊,带领5名区委常委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拆迁任务不回办公室工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全身心投入到征迁工作中。
明确任务,精准突破。面对征迁工作情况复杂多变、群众利益诉求多样、矛盾问题多发的问题,该区通过前期深入调查研究,找准工作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一是精确到人。该区制定征迁责任分解表,每个征迁户都对应一位牵头常委、一位分包县级干部、一个责任单位和一名责任人;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一室四组”,分别负责综合协调、征迁、宣传、维稳和督察工作。二是精准到户。征迁户最关心征迁政策和安置补偿问题,征迁工作指挥部分包人员逐户宣讲安置方案和补偿标准。工作中,他们坚持家庭财物统计具体到户、到人,财产价值公示到户、到物,一把尺子量到底,杜绝“人情户”“关系户”,打消群众的顾虑,赢得拆迁户的认可和支持。三是精细到天。指挥部每天召开工作碰头会,确保问题不遗漏、不过夜,同时制定“作战图”,设置征迁进度一览表,所有拆迁户全部上榜,拆一个标红一个。
完善机制,快速推进。强烈的责任心和荣辱感,促使征迁工作一步步向前推进。该区事管局工作人员李江峰说:“刚开始每天下村的时候,看着别的单位签了一户又一户,自己的工作却没有进展,心里直发慌啊!我就想,咱既然来了,就不能丢人,再困难也得把工作做好。”是英雄是好汉,征迁战场比比看。在征迁工作中,该区推行“对手赛”“擂台赛”工作机制,激发工作动力,在各街道、村和分包单位之间开展“对手赛”,比征迁进度;在指挥部内部开展“擂台赛”,比干劲、比担当、比成效。
严格督导,狠抓落实。为抓好落实,该区创新督导方式,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两天参加一次现场碰头会,现场察看进度,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建立区领导、各责任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参加的微信群,将征迁进度以实时图片、视频的方式公开展示。此外,各街道、村和分包单位征迁进度通过区政府办公楼前电子屏每天通报,传导压力、增加动力。
(孙洁 申衍颖)
压题照片 马村区委政法委工作人员在群众家中讲解东海大道征迁政策。
孙 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