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坐落在太行山脚下的焦煤中央医院,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怀川大地上熠熠生辉。而作为这家医院重要组成部分的护理部,更如一株瑰丽的奇葩,绽放着独有的光芒。近几年,该院护理部大胆管理、锐意创新,多项工作受到了省内外护理界的关注,呈现出令人惊叹的新气象。
健康教育视频全省成“样板”
去年,38部健康教育视频上传网络后,一夜之间,焦煤中央医院护理团队火了。
这些原本高大上的微视频,全部出自该院各科护理人员之手。其实,这是该院护理部以“丰富健康教育形式,深化优质服务内涵”为主题开展的首届“健康教育视频”大赛。
“这些视频都是各科室护士长带领护理人员,自己构思、自己拍摄、自己配音、自己剪辑而成的。围绕科室特色,大家用解说或者微电影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这些微视频作品个个都有亮点,都是从不同专科、不同内容、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宣传了健康教育知识,有很强的观赏性和适用性,展现了我院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该院护理部主任吴春华说,“通过参赛视频,我们看到了和谐的护患沟通、扎实熟练的专业能力、流畅温馨的人文表达,充分体现了护理专业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其中,创新的宣教形式、专业化的指导、通俗温馨的话语、优雅的礼仪形态,更展现出了我院护理人员的风采。而这,又为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展现白衣天使风采,为患者提供通俗易懂、生动直观的健康教育,该院护理部借助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进行宣传。据统计,这些视频一触网,点击量就达到40万次,视频受众不仅遍及全国各地,而且还传播到了国外。国内护理界,对该院护理部将健康教育视频活动延伸到护理工作的每个角落,使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与护理工作高度融合,这一做法好评如潮。
作为我省率先开展健康教育视频制作应用的单位、全省唯一将健康教育视频与新媒体结合的单位,去年,吴春华站在河南省护理学会健康教育年会上,与全省各大医院的护理管理者分享、推广该院开展此项工作的先进经验。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由吴春华主持的《健康教育视频与新媒体结合,开创健康教育新形式》成功入围了省总工会主办的《河南省首届女职工创业创新成果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鼓励全院护理人员以影像手段向病友传播医学知识,今年,该院护理部又举办了第二届健康教育视频大赛。与第一届相比,今年共有46部健康教育微视频作品入围,视频主题从入院到出院、从新生儿到老年人应有尽有。通过视频,揭开了手术室、供应中心、产房等地方的“神秘面纱”,让非专业人士知晓了更多健康知识,而且这些参赛作品一点也不输于专业水准。通过健康教育视频大赛,不仅展示了该院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而且还提升该院的良好形象。
“健康教育视频大赛的开展,引领我院护理人员第一次踏上了省级学术舞台,展现我院护理人员的风采,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正是我院护理人员爱岗敬业的体现,我为拥有这样优秀的护理人员感到骄傲。”该院院长薛喜庆说。
打造全市护理礼仪学习培训的新标杆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该院护理团队提出,做人至诚至善,做事至精至美,不仅服务让患者无可挑剔,在仪容、仪表方面也要严格要求,把护理服务升华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让患者在温馨的服务中体会到美感,心情愉悦地治疗、康复。
为此,2015年3月份,该院护理部选派10名气质形象好、组织能力强的护士长前往全国护理礼仪培训中心——北京武警总医院进行专业护理礼仪培训,接受一次从形体到谈吐的全方位改造。护理人员淡妆上岗,优雅而不失庄重,要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效果;站立行走体现出挺拔、自然、优美;言谈举止流露出重视和亲切,让患者感到踏实、信任、有安全感。
学成归来后,她们分成多个小组,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仪表、着装、行为、语言等方面的培训,使护理人员“文明行医、礼貌待人”蔚然成风。对患者的呼唤不说“等一会”,而是说“马上来”;对心情低落的患者,及时发现并抚慰开导;对活动不便的患者,主动搀扶,让患者感觉贴心、舒心、安心,让患者看着都无比舒坦。
护理人员的礼仪,做到“优秀”很容易,做到“卓越”非常难。然而,焦煤中央医院护理团队做到了。该院护理部通过礼仪表演比赛,在全院掀起了“学礼、知礼、懂礼、用礼”的礼仪学习热潮。
日前,一场盛大的护士礼仪大赛暨文艺会演,受到了焦煤集团和市卫生局领导的一致好评。市卫生局领导拍板决定,将全市护理表彰大会放在该院举办,让该院的礼仪表演在全市护理界面前亮相。而这,也是该院建院以来首次承办的全市“5·12”护士节庆祝活动。
紧接着,焦作市护理学会把礼仪培训课纳入2016年继续教育培训项目之中。之后,我市多家医疗机构纷纷向该院护理部发出邀请,对员工进行礼仪规范培训。
对此,该院来者不拒,派出护理部礼仪教练团队先后为全市数十家医疗机构进行培训指导,传递礼仪之美。每到一处,授课现场堂堂爆满,一时间,怀川大地尽掀礼仪培训学习风潮。不仅如此,济源等一些地市医院得知后,也向该院发出了邀请,希望该院能够提供帮助,重塑护理人员形象之美。
在该院护理部的推动下,我市护理行业尽吹礼仪之风。可爱可敬的白衣天使,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流露出难以言表的美感。
在薛喜庆看来,派出礼仪教练向外院传授礼仪之美,资源共享,使我市乃至周边地市整体护理新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些付出是值得的。
推行感动服务催生“网红”护士
“您太累了”,该院护士梁丹丹今年2月14日情人节收到这四个字的特殊礼物,感动了一座城,红遍了全国。
写下这四个字的是78岁的马大爷,他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肺动脉栓塞住进了梁丹丹所在的重症医学科。因带着气管插管,马大爷的痰特别多,梁丹丹每隔几分钟就要帮他吸一次痰,并帮他调整体位。当天22时许,马大爷冲梁丹丹招了招手。看到老人冲自己招手,梁丹丹立即上前询问。老人无法说话,拽着梁丹丹的衣袖不让离开。梁丹丹找来纸笔,让老人把想说的话写下来,老人这才在纸上写下“你太累了”四个字。看到这四个字,梁丹丹流泪了。吃饭时,她难掩激动的心情,于是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这个特殊的礼物,没有想到的是,她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的内容引起很多网友关注、转发。很快,一些媒体对梁丹丹进行了报道。一夜之间,梁丹丹竟成了“网红”。
其实,梁丹丹只是该院护理部推行感动服务下的一个个例。“不说不行的理由,寻找解决的办法”,近两年来,该院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让病人方便、放心、满意”的服务宗旨,把追求社会效益,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放在第一位,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服务为满意服务,满意服务为感动服务,创造性地践行优质护理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为了推行感动服务,让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所需所求,该院护理部持续开展心贴心的“护士陪护一日体验活动”,让护理人员到病房体验患者家属的一天,从中体会患者与患者家属在就医过程中的需求,以期改善工作中的不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虽然护士每天的工作都会和患者接触,但是医院里的患者比较多,一些忙碌的科室,一天下来,和患者沟通的时间就比较少。也正因为如此,有些患者会觉得自己被忽视了,从而导致对医疗服务不满意。通过一日体验活动,我们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饭菜不符合患者口味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统计,并进行一一整改。”该院党委书记李宽说,“如果能多站在患者家属的角度考虑问题,就能在日常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医患关系才能更和谐。”
换位思考、主动服务、微笑服务,才会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在琐碎中抓重点,在失败中找原因,在困难面前找办法,面对委屈与责备时,多些冷静与忍让、少些抱怨与鲁莽,如今,这已成为该院护理人员的共鸣。
不仅如此,在该院凡是新入院的患者,护士长每天下午都要抽出时间专程去病房逐一探望,在第一时间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首次沟通和交流,做到先入为主,发挥“首因效应”的最佳效果,有效降低医患矛盾及其纠纷。
据介绍,“首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为了探求医患关系如何更和谐,该院护理部创新护理理念,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针对住院患者及门诊患者病区,护理部每季度都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并根据调查选票结果,评选出“优质护理服务标兵”并给予奖励,不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
此外,该院护理部大力推行院外延伸护理服务。院外延伸护理服务,就是护理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到已出院且留置胃管、尿管的患者家里,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将护理从医院延伸至患者家中。此举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及家属,尤其为长年卧床的患者带来了福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该院开展此项服务不收取上门护理服务费用。
护理创新驱动管理升级
记者采访中,一直有感于该院护理工作的创新。在“人本位整体护理”的理念指导下,该院护理部创新了许多举措,加强护理管理。
该院开展多项“品管圈”项目,组织并进行品管圈评比活动,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发现问题、自发解决问题,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该院推行“护理管理亮点经验分享”,在每月定期召开护理质量反馈会上,护理部将护理上呈现出的亮点和暴露出来的“黑点”均用电脑课件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从中进一步吸取教训。如此举措,让各个病区的护士长压力很大,在她们护理管理上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问题,使得该院护理服务精益求精。
该院健全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制作张贴护理安全警示温馨提示,完善跌倒、坠床、管道脱落、压疮等高危病人风险评估表,在“小”的细节彰显服务患者的“大”情怀。
该院大力推行“四心”(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三声”(来有迎声、去有送声、问有答声)、“两满意”(病人满意、同事满意)的优质服务体系,并要求护理人员做到“十点”行为准则:微笑多一点,仪表靓一点,脚步轻一点,嗓门低一点,语言美一点,脑筋活一点,度量大一点,办事勤一点,效率高一点,让病人更放心一点。
加强监督与检查,确保护理质量。该院护理部还组建了五个不同类别的质量控制小组,进行定期抽查和监督。同时,护理部加强各护理单元特殊、重点时间段(包括节假日、午间、夜间、周末)的管理和监督。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与值班护士长一起,随机抽查特殊时间段护士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连续、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确保护理工作质量。针对该院住院患者及门诊患者病区,护理部每季度都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并根据调查选票结果,评选出“优质护理服务标兵”并给予奖励,不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
对于该院护理工作,李宽数次用“业绩骄人”来形容。的确如此,近年来,该院护理部先后荣获“焦煤集团巾帼标兵岗”“优质服务团队”“文明科室”等称号。荣誉只能代表过去,该院护理团队会以归零的心态,一步步从优秀走向卓越,用心谱写护理事业新篇章。
(本版图片均由焦煤中央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