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蕊
专业市场是随着城市发展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城市经济活跃程度的提高,我市专业市场的数量也快速增长。据初步调查,目前我市各类专业市场共有27家,经营面积近50万平方米、商户总数6509户、年营业额40亿元,从业人员2万余人。但是,这27家专业市场都属于中小型交易市场,市场整合资源能力低、信息化程度低、交易方式落后、物流成本高,导致部分专业市场盈利能力低下。
那么,我市老旧专业市场的出路在哪里?有关专业人士指出,老旧专业市场的整合提升,是每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只有从新业态的角度重新审视、定位这些专业市场,才能开出药方、整合资源,使之浴火重生。
现状:
遍地开花 传统经营
据调查,由于我市很多专业市场都是自发形成的,市场布局混乱,呈现遍地开花、无序竞争现象,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难以形成在区域内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专业市场。
先从硬件方面来看:首先,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专业市场的商品集散量急剧上升,产生大量的客流、物流、车流,由于道路、交通、停车位等跟不上,加重了交通堵塞。其次,大多数老旧专业市场的消防建设管理不规范,经营、仓储和居住“三合一”现象普遍存在。第三,我市专业市场大多位于中心城区主干道两侧,建设年代久,市场设施陈旧,且管理简单,环境脏乱,影响了城市环境。
再来看一下经营业态方面的情况:首先是物流问题。我市专业市场与外界的商品往来主要依靠公路物流,由于专业市场全部位于中心城区,距离高速路口较远,导致这些专业市场进货和发货极不方便,商户运营成本增加,严重影响专业市场的辐射范围,制约专业市场做大做强。其次,交易方式落后,信息化程度低。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上信息越来越丰富,利用成本越来越低,网上交易更加方便,专业市场原有的功能优势受到了极大挑战。目前,我市专业市场大多停留在最原始的商业模式,缺乏与信息、物流、展览等相关行业的对接,难以形成相关产业的引导、促进作用,明显落后于现代经济发展的步伐。
出路:
整合外迁 转型提升
老旧市场的转型提升是一座城市发展壮大的必然,发达城市一般通过对老旧市场的关闭外迁和改造提升,来推动传统商贸业向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的发展。
采访中,一些老旧市场的商户表示,作为商户,他们很希望外迁入新的商业集聚地,但是这个商业集聚地必须具有吸引商户和客户的魅力,他们希望在新的承接地享受到集中的物流、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中会展和推广活动,扩大客户群,提高经营效益。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市的东部、西部正在形成新的商业承接地。鸿运国际商城,作为我市东部着力打造的特色商业区,集商品采购中心、仓储物流中心、电子商务中心、会展加盟中心、商贸旅游中心于一城,融批发、物流、仓储、会展、文化、商务、购物、观光、居住、信息交流十大功能为一体。其打造的焦作东部电子商务园区很有特色,整合电商行业资源,构建完整的电子商务生态链条,目前已入驻了居然之家、齐家网装修中心、大龙网跨境电商等10余家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新的业态和新的服务,对老旧专业市场外迁后的入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西部在西部工业原料城的基础上,作为承接五金机电市场整合外迁的主要承接地,集中了仓储、物流、生活等配套,计划建成豫西北、晋东南最大的五金市场集聚区,集聚效应非常明显。
老旧专业市场改造外迁升级是一个涉及规划、交通、配套和承接等一系列问题的系统工程,特别是承接问题,必须有一个规划先进、配套齐全、服务齐全的新型平台来承接,让商户们看到新平台的发展前景,让采购商和市民看到新平台的吸引力。
做好这项工作,既需要政府主导、政策支持,更需要市场运作、业态研究。针对目前我市老旧专业市场现状,希望我市能够尽快编制专业市场整合外迁规划,对专业市场进行全面整合,打造现代化承接平台,带动我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