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娱·体育丨焦作体育 上一版3
本菲卡首获葡超四连冠
中国队获团体冠军
张嘉译刘奕君同窗首合作
意甲:AC米兰平亚特兰大
詹咏然/辛吉斯女双夺冠
2017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开幕
市体育运动学校再获国字号荣誉
小球转动大健身格局
感受传统武术魅力
图片新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5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感受传统武术魅力
——省首届传统武术大赛(焦作赛区)见闻
作者: 本报记者 孙 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图为比赛现场。 本报记者 孙 军 摄
 
   

  5月13日上午,为期3天的“体彩杯”河南省首届传统武术大赛(焦作赛区)暨焦作市全民健身月武术太极拳展示活动在我市举行。在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各路高手切磋武艺、交流心得,许多市民前来观看比赛,感受传统武术的无穷魅力。

  比赛吸引了来自我市各武术馆(校)、辅导站、武术协会等团体的武术爱好者930多人参加。据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一位官员介绍,由于焦作市的参赛选手人数多,所以专门设置了焦作赛区。这也彰显了传统武术在我市有着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

  本次比赛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四个年龄段,男女分组,涵盖了太极拳、通臂拳、少林拳、形意拳、八极拳、少林拳、通背拳、八卦掌等百余种拳法,武术种类繁多,令观众目不暇接。

  当日9时,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许多选手身穿各式各样的武术服装在等候区候场,赛场上,气氛紧张而激烈,在评委们和观众们的注视下,每个选手都铆足了劲儿,争取有最好的表现。一分多钟的时间里,只见上下挥舞的银刀“嗖嗖”作响,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闪电”,让人目不暇接。有的选手还在连续翻滚后,亮出一套“旋风腿”的绝活,动作干净利落。青少年组的比赛更是异彩纷呈,小运动员们生龙活虎,朝气蓬勃,闪展腾挪,个个身手矫健敏捷,观众席传来的“加油!”“打得好!”呐喊声不断。

  拳打千遍自出招。来自解放区一辅导站点的教练员牛爱红对记者说,武术讲究悟和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必须勤学苦练。她这次带领八名小队员参加比赛,最小的只有六岁,但普遍习练缠拳均在两年以上。

  武术,发源于中国,广泛传播世界。在这次比赛中,有不少洋面孔运动员出现在赛场。马克斯是一位前来参赛的挪威选手。今年27的他五年前来到中国,中文现已说得很流利。今年,他在焦作先后学习了太极拳、少林拳以及器械等。在他看来,中国武术是迷人的,可以修身养性,由内而外提升自己。

  “中国武术在民间。在我市,武术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文化底蕴。”市武术协会主席张治远对记者说,本次比赛的目的是挖掘整理传统武术项目,对于稀少的项目将会进行保护和发掘,让这些项目不会面临失传的困境。现在传统武术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项目太杂,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交流机制,一些小的项目得不到交流,可能会面临失传的危险。对此,张治远表示,从本次比赛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我市各级武术协会、武术馆(校)等不遗余力传承推广和普及各类传统武术项目,使得一些拳种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下一步,必须消除门户之见,互相学习,博采众长,功夫才能有长进,中国武术才能发扬光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