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每亩地1000元的租金外,俺家人去合作社打工挣钱,年底还有分红,去年人均增收9000元。”日前,文昌街道辛庄村村民赵大爷高兴地对记者说。
土地收租金,农民去合作社打工,年底还有分红,这是咋回事?
过去,辛庄村1000多亩地年年都重复着小麦收完种玉米的传统种植模式,每亩地年收入不足1000元。2012年,该村党支部书记乔虎妮贷款投资600多万元,成立了市共利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全村131户的710亩土地采取以地入股形式,按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进行流转,并采取共同经营、集中管理、按股分红的原则,实行供苗、生产、管理、技术服务、销售“五统一”。昔日劳神劳力种田的农民也成了合作社的“工人”。
通过土地流转,市共利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林、果、药材种植为主,实现土地集约化、种植规模化、产业经营化。该合作社从山东烟台引进了红提葡萄、无核葡萄等果树新品种,种植苹果树4.5万株、葡萄树26万株,并从山东聘请技术人员全年、全程指导果树种植,在种植、管理、技术、销售等方面分包地块、分管到人,形成了“地块有人管、种植有人干、技术有人帮”的网格化种植管理新格局。
通过几年的发展,辛庄村一改往日面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美丽村。该合作社投资2500余万元,扩大种植规模,初步建成一个占地1500亩的绿色生态观光园。去年秋季葡萄进入盛产期,销售收入达600万元,人均增收近1万元。
乔虎妮告诉记者,该村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改善村容村貌,吸引远近游客,打造一个知名的集休闲、旅游、采摘于一体的绿色生态观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