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依法严厉打击阻工扰工强买强卖和“三霸”违法犯罪行为
金融创新的解放效应
开展百日攻坚 巩固向好态势
严格按标准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切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安置工作例会召开
加快推进东海大道项目建设
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创建和睦家庭
人才是创新的源泉
我市举行“最美家庭”表彰活动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5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学深杭、促创新”活动系列谈②
人才是创新的源泉
□交 响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创新,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标签。创新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密钥”,也是厚植发展优势的“引擎”。要发展就要向创新要动力,要创新就要重视人才,人才是创新的源泉。俗话说:“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人才是一切创新创造活动的活载体,创新需要人才的支撑,未来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

  学深杭、促创新,就要学习两市“不惜一切抢人才”的用人理念。创新驱动实际上是人才的驱动,人才在哪里,项目就在哪里、平台就在哪里、活力就在哪里。我们要坚持“不惜一切抢人才”,以更好的方式培育和用好人才,以更优的政策引进人才,以更好的服务留住人才,用人才来积聚起更多的创新资源,用人才来演绎更多的创新故事。

  发挥现有人才作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善于聚才、用才至关重要。王夫之在《周易外传》中说:“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可见,人才只有在人尽其才、各尽所能中才能发挥最好的效益与价值。我们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特别是发挥河南理工大学等在焦高校和本地企业现有人才的作用,建立人才共享机制,推动高校与企业间的人才双向流动和互相兼职。

  积极引进人才。为了引进高技术人才,深圳推行“孔雀计划”,开放式广纳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了吸引凤凰来巢,杭州推出“人才新政27条”,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种种优惠政策。正是两市对人才的渴求,造就了今天创新的沃土,为当地经济转型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和活力。学深杭、促创新,就要完善我市人才引进相关政策。特别要加快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引进培育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创业企业家,形成人才与科技相辅相成、创新与创业紧密结合、企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注重本地人才培育。人才培养不是朝夕之功,人才成长不会一蹴而就。对待人才工作,抢得先机才能赢得主动,用好战略眼光才会取得长远收益。我们要围绕各类高技能和紧缺技能人才,加大培训力度,注重素质提升,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实施人才柔性政策。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有了人才要用,没有人才要开发和引进,目的还是为了用。重才、聚才,根本目的是为了用才。“以用为本”,是科学人才观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原则,依托重点产业、优势学科等载体,设立特设岗位,按照“人在岗在、人走岗销”的管理方式,吸引国内外创新人才来我市兼职,开展科研与技术合作、项目咨询、短期服务等。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说的是周文王尊贤礼士,贤才济济,所以国势强盛。同样,焦作要冲出转型发展关口、实现创新发展的凤凰涅槃,加快“四个焦作”建设、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唯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让“人才新政”从纸面走向地面,让人才这一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激发人才创业创新的激情与创造力,为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汇聚澎湃动力。①5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