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体系建设是我国近期市场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诚信已不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一个具象化的数字,已经成为投标成功与否的关键。
为进一步响应落实国家和广东省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有关精神,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国家试点提出的要求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信用评价方式,在全国率先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指数体系,为广东乃至全国健全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指数评价对象覆盖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和评标专家四大市场主体,评价方包括行政监督部门、市场主体和第三方机构,评价指标贯穿交易全流程。指标体系设计采取“只减分不加分”的方式,经过数学建模分析和专家充分论证,充分体现科学性和公平性;市场主体信用数据采集于政府职能部门和交易中心,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同时,评价指标吸纳了跨行业、跨区域信用数据,客观反映了市场主体在不同行业和区域的综合信用状况。
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总工程师徐有栋说,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指数的建立实现了招标前、招标中、招标后全链条信用评价,解决了过去对招标后履约行为难以约束、难以评价的尴尬问题。
徐有栋告诉记者,在一个招标项目中,诚信分占比在5%~20%之间,具有决定性作用。
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指数体系是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创举。根据《广州市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的战略部署,该中心将信用体系从工程建设企业逐步拓展到政府采购供应商,实现了“场外”和“场内”联动。
在政府采购领域信用评价体系建立方面,该中心建立供应商信用档案,实现与相关主管部门的数据对接,以真实准确的量化指标为诚信评价标准。将评价结果直接应用于采购过程,由此改善了政府采购合同执行不到位、采购结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据了解,广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诚信体系目前已纳入广州市诚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中,并在完善珠三角地区信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积极与国内一些大城市的同行开展信用互认,发挥广州的辐射效应,培育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
左上图为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总工程师徐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