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戏曲进校园”走进焦作一中
我市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市
图片新闻
为幸福人生奠基
焦作大学被评为“高质量就业示范高校”
高考临近 时不我待
“女童保护”公益讲座走进永威学校
示范区各校开展防震演练活动
图片新闻
学改革经验 助质量提升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5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改革经验 助质量提升
——浙江、江苏考察学习偶得
作者: 焦作市教育局 王富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根据市委、市政府“学深杭、促创新”活动要求,5月3日至6日,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学科教研员、各高中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主任和骨干教师等70余人,先后赴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杭州第二中学、绍兴市高级中学和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如东高级中学就当地高考教育质量提升和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学习考察。

  时间紧、任务重,这5所学校的共性是文化底蕴深厚,高考成绩突出。

  杭州市塘栖中学

  该校提倡以建立灵智学校、打造灵气课堂、培养灵秀学生、发展灵慧教师为特色的“灵动教育”。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该校加强师生间的“自主、合作、共享”,形成了“学生为本、发展为要”的特色课程文化,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和社会实践能力得到加强。

  课改教训:学校要避免学生盲目选课,并避免科目教师过多或缺少现象。

  经验:在选课和编班上,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防止跟风,并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杭州第二中学

  该校有着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果斐然。

  课改教训:选课过多,排课困难。

  经验:要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尽可能实现2+x或1+2x的选课模式。

  绍兴高级中学

  该校以“绿色教育”为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是“卓尔不群”。

  选课教训:应多次召开家长会和开展学生问卷调查,把选课的风险降到最低,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实现教师资源最优化配置。

  经验:选课走班后,教学常规的落实也面临挑战,要加强学科专业共同体建设,整体提高组内教师的教学水平,发挥团队专业优势,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本学科作为选考科目。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该校是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成绩:学校管理具备特色,项目化管理和可视化管理成绩突出,教师素养、学生个性得到最大化发展。

  经验:在教学管理上,要认真做好分层落实,做好模拟考试质量分析,点面结合开展培优工作,及时调整盯紧目标人群,俯下身段做好考前心理指导。

  如东高级中学

  该校高考成绩连年在全省重点中学名列前茅,设立了中国院士廊和江苏省高考状元录。

  成绩:学校侧重于“人文性、生态型和数字化”的“生态教育”,学校在临界生、尖子生培养方面有很好的管理经验。

  经验:人的成长取决于他人的培养以及自身与周围环境中的融合度。尖子生培养不可盲目,要有群体培养的意识。

  河南省高考改革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这些学生未来高考时,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试科目由现行的3+文综、理综,改为“3+3”,学生选课也将面临多项选择。这对我们现有的师资力量、学校软硬件都是一个极大考验,如何让学校有限资源最大化发挥作用,更好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和责任。

  一要认真学习高考改革方案,抓紧制订方案,细化任务分工,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落实措施,尽快研究制定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办法。

  二要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硬件建设,优化学校学科教师结构,确保高中选课教学顺利实施。

  三要明确选课科目,避免出现盲目性、跟风性选课,避免出现学生选课过多、过杂现象。

  四要加强宣传,深入解读高考改革政策,及时解答学生和家长咨询,为顺利推进学生选课制度营造良好氛围。

  五要强化保障机制,建立专项财政资金,备足备齐办公设备、实验设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