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柏生
市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四个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的奋斗目标。宏伟蓝图的实现,必须依靠人才。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组织部坚持牵头抓总、大胆创新,从政策制定、政策宣传、政策落实等方面入手,为我市招才引智工作营造了良好环境,人才引进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海纳百川,人才引进创佳绩
为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焦作市委把创新驱动、招才引智工作摆上了和招商引资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要求尽快研究出台引进人才和技术团队的优惠政策,真正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人才(团队)。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市委组织部深入调研,广泛学习借鉴,制定了《关于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的意见》等系列政策,于2016年9月正式颁布实施,计划5年内引进培育20个领军型科技创新创业团队、300名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80名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业企业家,建成10个技术创新基地,为“四个焦作”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1+6”人才政策体系由《关于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的意见》及6个配套政策构成,涵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住房安居、配偶就业、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多方面内容,包含了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服务全过程,对人才的奖励和扶持力度创历史新高,充分显示了我市海纳百川、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决心。
抓住重点,牢牢把握“焦作脉搏”
人才工作只有融入大局,才能有所作为。“1+6”人才政策体系突出问题导向,体现了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时代特点。
紧密结合实际,找准目标定位。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工作紧扣我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紧密度更高、导向性更强。
聚焦创新创业,突出前沿引领。政策体系以服务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着力点,重点引进培育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国内外领先、初步具备实现产业化条件的领军人才(团队),注重增强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前瞻性和引导性。
注重政策激励,加大扶持力度。围绕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的融合发展,从产业化资金扶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股权激励、无形资产作价入股以及授予特别荣誉等方面入手,对创新创业进行政策激励,使人才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1+6”人才政策体系环环相扣、考虑全面,聚焦解决好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大力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成效明显,人才新政“引凤筑巢”
为使“1+6”人才政策广为人知,2016年10月至12月,市委组织部在市委党校举办了两期专题培训班,市人才办和市人社局深入各县(市)区、市直单位、企事业单位,开展政策解读活动,使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类用人单位广泛了解了“1+6”人才政策,为引进更多人才夯实了基础。
2016年11月,我市启动首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评审工作。2017年3月2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学深杭、促创新”动员大会暨2016年度表彰大会,对28个人才(团队)进行公开命名表彰,发放项目产业化扶持资金3800万元。此次入选的28个人才(团队),无论是人才层次或项目规模,均高于以往水平,其中国家“千人计划”1名、“万人计划”1名、教授级高工7人、博士12人,多个项目实施后预计年销售额上亿元。
“1+6”人才政策体系的出台和贯彻落实,体现了我市谋发展、求突破的迫切愿望,体现了市委惜才、爱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决心,为吸引高层次人才来焦作创新创业夯实了政策基础。今后,按照市委安排部署,我市将继续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评审工作,欢迎各界人才到焦作筑梦起航、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