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觉新闻丨安全经纬 上一版3  4下一版
巧手剪出“花”千幅
市安监局 开展“让群众更满意”活动
政策宣传到位 赢得群众支持
市安监局积极开展“严格问责保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5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巧手剪出“花”千幅
本报记者 杨 帆 摄影报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叠纸是剪纸的基础。
  ⬅开头“第一剪”至关重要。
  ⬆镂空是剪纸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剔纸是剪纸的一个重要环节。
  ⬅整理刚刚剪出的作品。
  ⬅用剪刀“雕”出鸟的形状。
  ⬅对剪纸作品进行修饰。
  ⬆周玉霞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今年65岁的周玉霞是沁阳市崇义镇苗庄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也是当地十里八村有名的“巧”人,剪纸、绣花、蒸花馍、做虎头鞋,样样精通,尤其是剪出来的花鸟虫鱼栩栩如生。

  剪纸艺术起源于公元前三世纪的西汉时期,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也是题材最广泛、最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形式。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中国剪纸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名录”。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料、皮革,民间剪纸的题材可以是草木花卉,也可以是人物和动物,最可贵的是它能借助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谐音、象征等手法,创作出寓意深刻的艺术画面。在我国民间,剪纸与人们的生活紧密关联,逢年过节、诞生成年、婚嫁寿筵、乔迁开业,都有剪纸贺喜的习俗。在旧时的农村,人们常常把剪纸技艺作为品评大姑娘小媳妇灵巧与笨拙的标准,农村妇女自然成为了剪纸工艺的传承人。

  周玉霞兄妹七个,作为六姐妹的老大,她自幼就开始帮助母亲承担家务。为了学剪纸,她十来岁就开始跟着大人剪鞋样、剪窗花,由于心灵手巧,又加上刻苦好学,很快成了剪纸高手。周玉霞是个热心人,村里送新兵,会请她做光荣花,谁家有红白喜事,也会请她过去帮忙。平时,她也喜欢剪些喜庆的窗花来装扮自己的家。几十年来,经她双手剪出的各种剪纸作品至少有5000幅。

  周玉霞告诉记者,剪一幅窗花需要经过折线、剪线、镂空、空刀、隐线等刀法和工序,要花费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的时间。剪纸作品必须采取镂空刀法,阳纹线条必须线线相连,所以剪纸时,必须静下心来,下剪时手要稳,稍不注意就会将部分线条剪断,使整张剪纸作品支离破碎,前功尽弃。

  周玉霞说,现在会剪纸的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学剪纸,剪纸技艺后继乏人。令她欣慰的是,她的儿子自幼喜爱绘画,不但在戏剧人物画上小有成绩,还跟着她学会了剪纸技艺。她说,现在国家很重视民间技艺的保护传承,剪纸艺术一定会发扬光大的!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