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项目建设 如火如荼
为脱贫攻坚提供优质 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一场漂亮的小麦条锈病歼灭战
市人大常委会集中视察法院执行 和检察院侦查监督工作
强化警务督察工作
“四城联创”红黑榜
校尉营村2万多株核桃树苗 栽了又拔为哪般?
连翘俏 百姓笑
图片新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5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连翘俏 百姓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靠山吃山,俺做梦也没想到,过去不起眼的连翘花也能引来这么多山外来客,不比连翘果给群众带来的实惠少!”5月16日,漫山遍野的连翘花已经凋零,盘点这一季花期带来的旅游收入,修武县西村乡平顶窑村党支部书记祁文化激动地说。

  平顶窑村地处太行山南麓,是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因“人在房上走”的地貌而得名,2013年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省定贫困村,全村共有72户186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9户40人。

  过去,平顶窑人生活条件艰苦,信息闭塞,又没有致富路子,只能靠山吃山,掠夺生态资源,砍荆条、编荆筐,家家户户过着贫苦的日子,青年人纷纷走出大山,外出打工谋生。随着脱贫攻坚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平顶窑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出村路变宽了,人畜饮水干净了,房顶加固结实了。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党支部。祁文化带领村两委干部当起了“经纪人”,外出跑市场、找销路,解决连翘果难卖的问题。2016年,全村仅靠采摘连翘果一项就增收近20万元,顺利摘掉了“穷帽子”。

  脱贫后,平顶窑人如何才能过得更富裕、更幸福?

  连翘俏,百姓笑。因连翘而脱贫的平顶窑村村民,要在连翘上做足文章,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以实现可持续脱贫致富。

  党委、政府唱主角,青龙峡景区打出“首届连翘节”“花季摄影大赛”等牌,吸引大批游客前去赏花。傍着景区的平顶窑,全村10平方公里淹没在连翘花海中。不光城里人会玩,爱好摄影的祁文化也隔三岔五邀请省内外摄影家,走进山村采风,秀美山村由此声名鹊起。

  花海风光独好,再加上石头房、石头墙,炊烟袅袅农家粮的古村落魅力,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今年前4个月,平顶窑村共接待游客5000人次。

  因卖连翘果起家,靠连翘赏花游而兴。祁文化带领村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拉长连翘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让村民初春忙加工连翘茶,仲春服务连翘赏花游,秋季采摘连翘果,冬季闯市场推销连翘果。

  产业兴,“凤还巢”。外出打工的村民田得成带上资金,第一个返乡创业,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乐。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先后有20余人返乡创业,目前,家庭宾馆、饭店已达13家,往日寂静的山村有了生机和活力。

  如今,平顶窑村人视生态环境为命根,禁止砍伐荆条、连翘等一切灌木,为5000多棵果树修剪、嫁接、治病,还把百年梨树当作宝贝悉心呵护,让其枯木逢春,成为全村一处标志性景点。良好的生态环境,把平顶窑村孕育成天然大氧吧,野猪、松鼠等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甚至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濒危鸟类红皮书》目录的黑鹳也成了常客。

  连翘俏,百姓笑。勤劳朴实的平顶窑人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正编织美丽的“绿富美”之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