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学深杭、促创新’,关键在干。示范区要以学促做、学用结合,真抓实干、少说多干,以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新突破推进‘五个示范区’建设,打造焦作创新驱动的主引擎,加快建设全市重要增长极、城市新亮点、生态宜居地,为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贡献力量。”日前,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平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满满地说。
李平启说,“学深杭、促创新”,要抓创新、促转型。示范区要按照“围绕一个领军企业、建设一批配套企业、建成一个工业园区、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的思路,重点支持蒙牛、明仁、中轴、科瑞森、厦工等企业打造大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大个头企业。一要强化政府引导。落实支持工业发展的9条措施,拿出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工业结构调整。二要推进金融创新。实施“引金入区”工程,多渠道筹措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资金。三要建好创新载体。发挥国家高新区政策优势,积极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整合科技大市场、科技总部新城、中旅科技银行等创新资源,把示范区打造成为焦作创新发展的主引擎,步入全省一流国家高新区行列。
“学深杭、促创新”,要稳增长、保发展。强化项目支撑。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加紧实施105个重点项目,确保每季度新开工3个工业项目、1个城中村改造或基础设施项目。强化招商引资。利用好“一赛一节”招商平台,确保签约项目不少于8个、投资额不少于90亿元。强化企业服务。牢固树立“服务企业不能说不”的理念,落实市委、市政府“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要求,加强创业中心、创客空间等服务机构建设,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提高创业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学深杭、促创新”,要抓城建、树形象。服务好全市重点项目。巩固提升公路绿色廊道建设成果,形成绿色生态走廊;服务好“两口一路”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市定任务;扎实推进大沙河生态治理及民主路、山阳路、中原路、普济路、东海大道等城建十大项目,为项目建设创造最优环境。建设好全区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城建三年提升计划,着力推进总投资53.5亿元的31个城建项目。尽快启动“两河两湖”水系建设,打造“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城市水系。同时,继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水污染整治攻坚战,开展好“四城联创”集中整治,以崭新形象迎接“一赛一节”八方来客。
“学深杭、促创新”,要惠民生、增福祉。发展社会事业。强力推进韩公教育园区、示范区医院等重点民生工程,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抓好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作。建设美丽乡村。立足示范区工作实际,借鉴先进经验,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原则,谋划建设一两个集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①2
以学促做,务实重干,打造焦作创新驱动主引擎,就要——
➡抓创新、促转型
➡稳增长、保发展
➡抓城建、树形象
➡惠民生、增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