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我市一个集体两名民警获殊荣
高标准设计 高质量建设 致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市政协机关部署推进“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
李富梅被授予2017年国家卫计委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模范院长称号
打造焦作创新驱动的主引擎
2017年焦作夏日激情赏车会成功举办
全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我市召开南水北调城区段 绿化带征迁安置工作例会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5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焦作创新驱动的主引擎
——访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平启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郭树勋

  “‘学深杭、促创新’,关键在干。示范区要以学促做、学用结合,真抓实干、少说多干,以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新突破推进‘五个示范区’建设,打造焦作创新驱动的主引擎,加快建设全市重要增长极、城市新亮点、生态宜居地,为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贡献力量。”日前,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平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满满地说。

  李平启说,“学深杭、促创新”,要抓创新、促转型。示范区要按照“围绕一个领军企业、建设一批配套企业、建成一个工业园区、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的思路,重点支持蒙牛、明仁、中轴、科瑞森、厦工等企业打造大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大个头企业。一要强化政府引导。落实支持工业发展的9条措施,拿出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工业结构调整。二要推进金融创新。实施“引金入区”工程,多渠道筹措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资金。三要建好创新载体。发挥国家高新区政策优势,积极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整合科技大市场、科技总部新城、中旅科技银行等创新资源,把示范区打造成为焦作创新发展的主引擎,步入全省一流国家高新区行列。

  “学深杭、促创新”,要稳增长、保发展。强化项目支撑。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加紧实施105个重点项目,确保每季度新开工3个工业项目、1个城中村改造或基础设施项目。强化招商引资。利用好“一赛一节”招商平台,确保签约项目不少于8个、投资额不少于90亿元。强化企业服务。牢固树立“服务企业不能说不”的理念,落实市委、市政府“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要求,加强创业中心、创客空间等服务机构建设,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提高创业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学深杭、促创新”,要抓城建、树形象。服务好全市重点项目。巩固提升公路绿色廊道建设成果,形成绿色生态走廊;服务好“两口一路”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市定任务;扎实推进大沙河生态治理及民主路、山阳路、中原路、普济路、东海大道等城建十大项目,为项目建设创造最优环境。建设好全区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城建三年提升计划,着力推进总投资53.5亿元的31个城建项目。尽快启动“两河两湖”水系建设,打造“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城市水系。同时,继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水污染整治攻坚战,开展好“四城联创”集中整治,以崭新形象迎接“一赛一节”八方来客。

  “学深杭、促创新”,要惠民生、增福祉。发展社会事业。强力推进韩公教育园区、示范区医院等重点民生工程,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抓好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作。建设美丽乡村。立足示范区工作实际,借鉴先进经验,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原则,谋划建设一两个集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①2

  以学促做,务实重干,打造焦作创新驱动主引擎,就要——

  ➡抓创新、促转型

  ➡稳增长、保发展

  ➡抓城建、树形象

  ➡惠民生、增福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