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科普焦作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和奔流:创新路上勇拼搏
为建设创新焦作建功立业
关注“死而复活”背后的医疗痛点
“花式共享”
为“领导公布手机号码”点赞
世相漫话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5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死而复活”背后的医疗痛点

作者:□马涤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湖南省衡阳市6岁男童鹏鹏不慎从家中8米高天台坠下,头部直接撞到水泥地上,120救护人员赶到后,认定鹏鹏已经死亡,不再采取抢救措施,可鹏鹏的家人不肯放弃,自行将鹏鹏送到医院救治,结果孩子“死而复活”。目前,涉事医生及相关人员均被停职调查。

  医院通报称,当事医生业务水平较低、临床经验不足,错误判断了孩子的伤情。我认为,医院的说法应该是可信的,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医生会见死不救。很多网友都在问,业务水平较低、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却被领导安排到急救岗位,这岂不是对急救工作的不重视?在我看来,还不能轻易下这样的结论。

  很多人或许不了解,院前急救医生这种重要医疗资源一直是业内的痛点:院前急救人员招不来、留不住,年纪大了没出路,急救队伍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形不成业务梯队,这些都是普遍性问题,必然会影响院前急救的医疗质量。

  2016年年初,《人民日报》曾有调查显示,各地院前急救医生缺口非常大。北京市一些医院的急救中心一再降低招聘门槛,招不到北京籍的,就招非北京籍的;编制内不足,就用编制外的补;招不到本科生,就招专科生……门槛一降再降,但仍为招聘难发愁。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工作量大、风险大、压力大、发展空间狭小、待遇不高……这也是医学毕业生不愿从事这种工作的原因。一位名校毕业、有过留学经历,在北京急救中心干了十多年的院前急救医生,最终跳槽到另一家医院做院内急救。他说,再不走的话,跟同学们的差距就不只是收入了,更重要的是业务水平。这位医生如今已经40多岁,如果像这种具有一定阅历和经验的院前急救医生,都不安心在院前急救岗位工作一辈子,院前急救的质量和水平注定难以保障。鹏鹏“死而复活”事件,虽然属于极端的个例,但也突显了当前院前急救领域人才匮乏的尴尬现状,这是各大医院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对此,很多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都提出这样的建议:我国应为院前急救专业建立独立的职称评定体系,提高这类专业人员的工资待遇。但遗憾的是,此问题似乎并没有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而事实上,对急救医生个人待遇、职业发展的重视,就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视和对公众人身安全的负责。这个岗位上多一些优秀的人才,公众在突发急病或遇到事故时的生存希望就会大一些。但愿鹏鹏“死而复活”事件,能够提醒有关方面大力培养院前急救医生队伍的重要性,避免尴尬事件再次发生。

  期待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请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给我们,本报将择优刊发读者来论,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来稿邮箱:jzrbsp@163.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