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最后一户住宅征迁户的搬离,李河(墙北段)黑臭水体治理居民户征迁搬离工作全部完成,也标志着这里的征迁工作已进入全面扫尾阶段。
全市黑臭水体治理征迁工作启动后,该区把征迁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特别是分包李河(墙北段)黑臭水体治理的领导干部和新城街道墙北村两委会干部一起,发扬“5+2、白加黑”的奉献精神,抢时争速,攻坚克难,在快速推进征迁工作的同时,凝聚起鼓舞全区上下“众志成城、敢于担当、奋力攻坚、勇争一流”的团队精神,誓让清水早日绕城来。
领导就是榜样、就是力量
据了解,李河(墙北段)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共需征迁群众宅基地户58户。治理工作开展后,该区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成立了山阳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征迁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级领导分包、街道牵头、部门分包到户”的工作机制,建立分级负责、逐级包干、层层落实的工作网络,确保按时间节点全力推进征迁工作。
作为该区黑臭水体治理中的重要内容,在李河治理征迁过程中,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建超多次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及时协调解决政策、资金、安置房建设等瓶颈问题;分包领导、区政协主席王小平和区政府党组成员杨林等带头入户,坚持严格落实“每日例会、每日督导、每日汇报、每日分析”的工作机制,深入征迁一线开展工作,及时解决征迁中遇到的问题,为大家加油鼓劲。面对征迁困难户,他们提出“啃下硬骨头,征迁有温度”的工作要求,和分包干部一起进家入户做思想工作,帮助分包干部完成了一户户征迁协议的签订。在领导干部的带领下,参与征迁工作的10个区直部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和墙北村两委会干部克服前期的观望心理,克服“等、靠、要”思想,克服重重困难,全面打开了征迁工作局面。
“区财政局分包住宅户签约两户”“区发改委又完成一户签约”……每天进入“墙北黑臭水体治理征迁微信群”,一条条征迁工作进展信息跳动着,涌动着你追我赶的火热激情。
征迁干部故事多
不到征迁现场,体会不到征迁工作带来的挑战,更体会不到征迁工作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凡是群众合理的诉求,要最大限度地予以解决,要把这次征迁工作当成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的一个机遇来抓好。”李建超多次这样强调。群众最关心的是安置房,为了真真切切地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该区专门指派一名副县级领导负责安置小区项目建设,定期听取汇报,加快推进工作。为了解决群众搬家难的问题,村里专门成立拆迁服务队,拆迁服务队人手紧张时,征迁队员就到征迁户家里帮助搬家。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共产党员永不退休,甘于奉献永不褪色。”区农林水利局党支部副书记王软云,已到了快退休的年龄。前期,由于种种原因,他所分包的征迁户没有及时签约,当看到其他分包单位都交上一份份征迁协议时,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整天待在征迁户家里做思想工作。为了帮助老同志,每次例会上,兄弟单位和村干部都会为他鼓劲加油,并给他出主意想办法,有的还和他一起进村入户。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在他进村入户一周之后,突破口终于被打开,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
俗话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而这次墙北村征迁涉及的宅基地户,大多是刚住进没几年的新楼,面临被征迁的现实,很多群众一时不能接受。有的群众对工作组的同志避而不见;有的冷言冷语,甚至恶意指责。面对群众的抵触情绪,大家表示能够理解,无论白天还是夜里,总能见到一组组工作人员守在征迁户家门口,一次次主动搭话,一句句嘘寒问暖。为了不错过与征迁群众见面的机会,很多时候,大家往往顾不上吃饭,到饭点了就买个烧饼充饥。
光亚办事处副主任朱琳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输液,下午赶到工作岗位,每天坚守到深夜。山阳国土资源分局副局长殷萍由于做群众思想工作,不能按时吃饭,得了急性肠胃炎,可她一从医院出来,就忍着病痛到了征迁户的家中。3月30日深夜,当她又签订了一份征迁协议后,微信群里闪烁着同事发来的一首小诗:“深夜,外面下着雨/工作,还在进行着/同伴,终于签了一户/功夫,不负有心人/点赞,必须的……”
担当就是责任、就是奉献
新城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保新经常研究、解答群众有关具体问题到深夜;新城办事处主任张涛日夜忙碌在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中原路延伸工程征迁、黑臭水体治理征迁等工作中,吃住在单位,生活规律被打乱,导致血压极速升高。该办事处副主任蒋森森的儿子连续几天生病,哭闹不停,他无暇顾及,妻子生气地说:“你的十分精力,连一分也给不了家里。”他虽然心里倍感愧疚,但是为了征迁任务按时按质完成,依然每日坚持在工作第一线。索明杰、康瑞、张瑞霞等“90后”“80后”克服工作头绪多、工作经验不足等种种困难,始终奋斗在征迁一线。
墙北村党支部书记赵建军,以身作则,积极动员其嫂子一家配合征迁,在第一时间签订了征迁协议,随即搬迁腾空了房屋。为了争取时间,他在自家部分地表附着物还未完全确定补偿金额的情况下,自己主动联系挖掘机、吊车和运输车辆,进行拆除,成为该村黑臭水体治理工程自行拆除的第一家。该村村委会主任毛向东帮助分包单位针对每家每户不同的家庭情况,逐户分析征迁方法,找准路子。平日里滴酒不沾的他,为了做好一户征迁困难户的思想工作,拿出了自家珍藏多年的酒与之交心,让征迁户感动不已,最终心甘情愿地签订了征迁协议,而他当天则在会议室里度过了自己的49岁生日。该村村民二组组长赵东东第一个带头签订征迁协议,村干部武小明、杨文星、赵永利等不分昼夜,坚守在征迁一线。
新城街道办事处和墙北村两委会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成了每个分包单位全力以赴完成任务的最大动力。分包单位在初期摸排过程中,发现有3户征迁户未列入征迁台账。按照“谁发现谁承担”的工作原则,大家真的是毫无怨言。在与最后一户签订征迁协议时,区委第三巡察组副组长成君毅想尽了各种办法,天天到征迁户家里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一次次无功而返,还经常忘了去接自己上幼儿园的孩子。当看到孩子老师从幼儿园发来的视频后,她鼻尖一酸,流下泪来。经过她的不懈努力,最后终于做通了该征迁户的思想工作,签订征迁协议时,已接近晚上12时,她顿感肩头一阵轻松,立即将信息发到微信群里,掌声、鲜花、点赞顿时刷屏,原来大家都在等待她这一胜利的喜讯。 杜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