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创新主体,这是根本。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直面市场冷暖,最能号得准市场的脉搏,有着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商品的热情和动力。所以,企业有没有创新积极性,能不能使出“洪荒之力”,决定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成败。
然而现实中,企业往往会在“创新”与“守成”之间,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不少自视站稳脚跟的企业,自我感觉良好而变革迟滞,视创新为洪水猛兽,发展之路越走越窄,最终悖于时代而遭淘汰。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焦作人曾经引以为豪的长剑汽车,因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忽视创新,被市场所淘汰。而起步晚于长剑汽车的奇瑞汽车,则以技术和创新占领市场,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此“一正一反”,给我们的企业敲响了警钟:不创新,死路一条。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要义是创新。企业要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则必须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而今,市委、市政府规划的路线图,清晰明了: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到2020年,培育10家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列的百亿级创新型龙头企业,培育20家具有行业重要影响力的10亿级创新型骨干企业,培育50家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培育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500家专、特、精、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等“科技小巨人”,最终形成梯次分明、后续有力的企业创新队伍。
创新是企业获得长期领先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的法宝。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首先要有创新激情,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对企业来讲,抓创新就是抓发展,企业家一定要有想创新、敢创新的勇气和魄力,有把握创新发展方向的能力,主动寻标对标、敢于攀高比强,制定创新战略,明确创新目标,脚踏实地、奋起直追、赢得主动。
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更要有创新投入。创新能够带来真金白银,但前期更需投入真金白银。企业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舍得投入。中原内配作为全球气缸套龙头企业,以创新引领转型,收购北美英科德公司100%股权,深度布局美国市场就是一例。企业既要以技术创新引领支撑新兴产业发展,又要靠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改造,这也是更多企业的当务之急。创新无捷径,关键在人才,要不拘一格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加快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形成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创新体系,尽快走出一条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创新发展之路。
企业要当好创新的主角,还要有创新成果,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果能否最终变成现实生产力,要以产品能否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衡量标准。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技术成果,把企业打造成产业化基地。要强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长期合作,跟踪产品,跟踪市场,及时升级换代,不断巩固与扩大市场份额,做大企业,做强产业。
抓创新是进行时,永远没有终点。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乃创新之精义。现在,焦作企业是到真正成为创新主体的时候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焦作企业以创新的姿态,来扮演经济发展新领军者的角色,激发出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澎湃动力,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