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体育丨山阳城 上一版3
戛纳电影节中国馆 成为中国电影国际交流的窗口
孔蒂被评为年度英超最佳教练
权健俱乐部否认引进科斯塔 称不以金钱诱惑外援
2017体博会上海开幕
中国诗人吉狄马加匈文版诗集 在布达佩斯首发
中国演员濮存昕在瑞典举办讲座
三十余年情未了
国际米兰或于一周内敲定新帅
游尧山
礼祭杨洁先生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5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十余年情未了
□张丙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资料图片)
 
   

  未走进焦作城市,先结识《焦作日报》,30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焦作日报》竟结下不了情缘。

  1986年,我在孟州政府办公室工作。当时的孟州称孟县,刚刚脱离新乡地区划归焦作市管辖。作为县级政府机关的普通工作人员,在这体制转变的特殊时期,我还没有到过焦作市区,也不知焦作市政府机关在城市的哪个方位,更没有来得及和自己对口的科室部门见面对接,但偶然一件事让我先期和《焦作日报》发生了联系。

  那年的年末,在广东省汕头市召开了“首届国际韩愈学术研讨会”。这个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确认了韩愈的祖籍在孟州,从而结束了长达千百年的韩文公籍贯之争。在当时风行一时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背景下,这对孟州来说绝对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除了当时各类媒体上连篇累牍地宣传报道之外,当地政府还组织举办了一个重大活动——在韩愈陵园举行隆重的挂匾仪式。

  旌旗招展,鼓乐高奏,盛大庆典也吸引了黄河南岸的韩姓人前来寻祖认宗。披红挂彩的车队在马路上络绎不绝,山门前广场一派龙腾狮舞。没想到按部就班的仪式风云突变:隔河而居的韩氏后人为争正宗动起了拳脚,庆典活动演变成了一套全武行。

  我是这次活动的一个普通参与者,对政府举办这次活动的良苦用心有着深刻的体认。带着无比惆怅和惋惜的心情,第二天写下了一篇杂文《古乐声中的遗憾》,化名“鲁戈”,对这场变味的闹剧进行了分析和批评。那时我年轻气盛,血气方刚,胸无城府,不吐不快。笔走龙蛇之后,把稿子装进信封,寄给了《焦作日报》编辑部。

  约半个月之后,这篇稿子原汁原味地在《焦作日报·副刊》上发表——这可是我平生发的第一篇杂文啊!尤其是在文学之梦行将破灭之际,这篇杂文的发表,对于挽救一个文学青年的艺术“生命”具有起死回生的重大意义。

  我常说,我是在《焦作日报》这块文学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业余作家。尤其是“十年动乱”,使我的教育经历带着先天缺陷,我仅仅是一颗并不饱满的“种子”,在梦想发育成长的关键时候,需要点燃,需要照亮,需要培植,需要滋养。我从一个文学爱好者成长为一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我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在《焦作日报·副刊》首发的。“最养百花唯晓露,能生万物是春风”,是《焦作日报》为我30多年的持续创作提供了肥沃土壤,注入了不竭动力。

  作为党的喉舌,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焦作日报》对身处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普通读者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普及政策的讲坛,解疑释惑的渠道。高深的政策观念需要用鲜活的身边事例来解读,才能使大政方针接地气、入人心,从而避免从抽象到抽象,从概念到概念。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各项综合配套改革风起云涌,力度大,新举多,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刺激着人们敏感的神经,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不少人有一种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感觉。兴奋,困惑,质疑和不满,混合成一种复杂的社会情绪在城乡蔓延。当时我已调入焦作市政府机关,根据领导的要求,要用好《焦作日报》这块主流阵地,把握改革开放的基本精神,联系本市的实际情况,以事论政,对改革过程中涌现的新事物予以分析和解读。1992年,《焦作日报》开办了《山阳大风歌》专栏,集中一段时间,由我担任撰稿人,每周一篇,撰写时评。1993年,又在《焦作日报》上连载我撰稿的《九三大回眸》,这些时评文章紧扣改革主题,突出点睛之笔,及时解答读者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其中,反映机关干部下海的《“大院人”跳槽》,反映专业技术人员辞职到沿海的《孔雀东南飞》,反映焦作各县区招商引资盛况的《开放连台戏》,反映各县出售非农业户口的《农转非和非转农》,都尽可能用浅显的本地事例,对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特殊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予以解读,在当时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2012年在《焦作日报》创刊55周年的时候,我被评为《焦作日报》“金牌读者”。虽然并没有闪闪发光的金质证章,但我依然像金牌运动员一样兴高采烈地披挂绶带,登台发言。将近花甲的年龄,还如此“聊发少年狂”,不是我不懂得老成持重,而是我感到这种荣耀本身,联结着一种值得铭记的情缘。《焦作日报》对我岂止是文学创作方面多有助益,在我履职的多个岗位也都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那短小隽永的《城管之声》,那曾经鲜活的《教育督导》,都因为借助了主流媒体的影响而让行政主管部门培植了好作风,树立了新形象。

  我和《焦作日报》从相识到相亲,走过了30多年历程。我目睹它由小报改大报,由日报增晚报,由4版到12版,由老报头改新报头,由山阳路迁人民路的发展过程,我深深地感到我与之形成了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

  今年元旦之后我已赋闲在家,离开办公室的报纸我竟感到闭目塞听,仿佛若有所失。当邮递员送来订阅单时我毫不犹豫地先填上《焦作日报》。我拿着新送来的报纸,浏览着这块4100平方公里热土上发生的大事小情,心里感到一种踏实和笃定。因为尺幅之间,于纸墨香里,我分明可以感受到山阳大地改革开放的热浪滚滚,可以听到城乡发展的捷报声声,我感到自己仍然和着铿锵的节拍,与这伟大的时代相伴而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