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端午小长假了,车商又在筹备假日的促销,期待趁假期的机会为淡季销售成绩争取一抹亮色。面对车市的淡季,对于计划购车的消费者来说或许是个不错的机会。
与逐渐升温的天气恰恰相反,进入淡季的全国车市呈现降温趋势,5月的车市已经冷清了很多。被认为是中国车市近20年史上最差的一季度,加上竞争加剧的4月份,更多市场参与者明显感到车市退潮的信号。在连续多月增长后,国内车市似乎在4月来个“急刹车”,同比、环比出现双降。中汽协数据显示,4月乘用车当月销量比3月明显下降,同比也结束增长,呈小幅下降。4月,乘用车共销售172.22万辆,环比下降17.84%,同比下降3.68%。1~4月,乘用车销量保持小幅增长,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减缓。当然,最能直接解释市场低迷状况的,就是已成为市场核心驱动力的SUV增长开始放缓。前4个月,SUV单月同比增幅从未超过20%,与去年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其中,屡创纪录的哈弗H6也出现回落;宝骏560甚至在4月同比下滑超过5成。与此同时,迟迟没有爆发的MPV、陷入下滑泥淖的轿车也让困难局面得不到缓解。消息显示,因为市场的变化,一直保持热销的几个自主品牌也在不少地区出现了压库现象。不可否认,告别连续多年的持续高增长,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微增长的新通道。
面对平淡的市场,也有较为乐观的声音:“未来一线、二线大城市将以换购为主,市场的增量就来自充满刚需的三、四、五线城市,这将是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的最后区间。”有业内人士分析,虽然今年开局不利,但随着市场深入,整个市场会呈现结构性改变的同时也会结束高增长,今年会出现5%以上的增幅。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也对今年的车市依然保持乐观:“尽管开局不利,销售预期进行下调,但今年整个车市仍会有5%的增长。”虽然业内对整个车市保持乐观,但当车市在增长空间不断被挤压、结构性发生调整双重压力下,众多车企要在更短的时间内,用针对性更强的策略去调整步伐。是致力提高销量还是做好售后服务?如何把握二者的平衡关系,将成为中国车商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纵观当今车市,正是那些不光重视销售、更加重视服务的企业才得到迅猛的发展。他们深知,售后服务的好坏,将对厂商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笔者发现,除了老品牌为维护客户绞尽脑汁,就是一些新品牌也开始为拉拢客户煞费苦心。面对眼下车市形势,很多4S店已经开始自发地内部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吸引客户更加信赖4S店。过去是靠销售养活4S店,现在已经变成靠维修服务,所以更应该从维修服务上抓应对措施。
在销售日渐冷清的今天,大小品牌的经销商都感到生存的压力。车市的变化,对购车或换车的消费者来说或许是个不错的机会,购车客户减少,如何保留现有老客户就成了各4S店眼下关注的重点。免费检测、保养优惠、送礼品……经销商们招数频出。这些变化,对正打算购车的消费者来说或许是个不错的机会,如果你有购车的计划,就好好地把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