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8日上午,省政协“推进林业生态文明、构建生态安全屏障”调研组就博爱县林业生态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组一行到南水北调博爱县金城乡秦庄村段,实地察看南水北调渠两侧绿化廊道的建设情况,听取该县在生态廊道建设、河渠绿化、乡村绿化、农田林网建设上的经验和做法。当了解到该县积极创建全国林业生态县,采取流转土地、按照造林规划设计进行合作社绿化托管模式时,调研组对该县创新工作方式的做法表示赞赏,并鼓励该县加强探索、积极实践,创造出好的工作经验以供借鉴。
据介绍,在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中,该县按照属地建设的原则,紧紧抓住绿色廊道建设机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通过打造精品节点、提升形象为目标,高标准建设生态绿化带、全力提升林业生态水平,在总长度9206米的南水北调总干渠两侧,绿化面积2151亩,干渠两侧各营造100米宽的绿化长廊,其中内侧40米营造生态景观带,外侧60米营造林业产业带,有效提升绿色廊道建设效果。今年,该县还紧紧围绕全域旅游目标,全面开展全域绿化,以山、水、路、田、城、村、竹七大板块为绿化重点,计划投入资金9700余万元,栽植苗木350万株,完成绿化面积2.1万亩。
山区绿化方面。今年该县山区工程造林计划完成1.25万亩,其中太行山绿化重点防护林工程9500亩(造林8500亩、封山育林1000亩),中央财政补贴造林工程3000亩。同时,该县积极实施北山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对全县359个非法采矿点进行集中整治、高标准绿化,恢复植被,计划栽植苗木37万株,折合面积3400亩。
水系绿化方面。该县对南水北调两侧进行绿化提升,对总干渠两侧铁丝网外各100米内进行高标准绿化,今年计划完成造林837.5亩。其中,新造林458亩、补植补造194亩,纠正不符合模式185.5亩。同时,该县强化城区水系绿化,围绕“三纵六横三湖一湿地”的城市水系建设,对幸福湖公园、博爱公园、湿地公园、滨河游园及正在建设的李商隐文化主题公园进行绿化提升,按照“以水养绿、以绿护水”的生态模式,促进林水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休闲中心、养生中心和运动公园。今年,该县计划新增绿地面积295亩,栽植绿化苗木3.82万株。
廊道绿化方面。该县一是冢沁线绿化全长18.77公里,按照公路单侧各55米宽设计,共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植树9万余株,折合面积1100余亩。二是高速公路两侧宜绿化19.94公里,总面积2092亩,其中新造林923.7亩,改造提升1168.3亩。三是迎宾大道绿化全长3.37公里,绿化带宽6米,可绿化面积257亩。四是人民路绿化全长5.9公里,单侧绿化22米,计划投入资金4000万元,将该廊道打造成健身廊道、文化廊道和植物廊道。
农田林网绿化方面。该县兼顾生态和景观打造,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化体系,提高农田林网控制率,打造南部生态农业体验区。今年,该县计划完成110条林带更新改造,植树4.63万株,折合面积550亩。
美丽村庄绿化提升方面。该县以美丽乡村示范村、主要道路过境村、政府所在村等村庄为绿化重点,以出村路、主街道、村头村尾为绿化重点地段,对全县204个行政村开展绿化提升,确保全县30%以上的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5%,打造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窦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