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今年安排500万元重奖环境污染举报
确保2017年“平安高考”目标顺利实现
端午小长假游青龙峡可享优惠
王培云:倾心解难赢信赖
河南特招3800名毕业生 服务县乡医疗机构
焦作日报天天读
关于政一街与站南路交叉口 发生意外触电事故的通报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5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培云:倾心解难赢信赖
本报记者 杨仕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王培云(中)和征迁工作人员在商讨征迁工作。 本报记者 杨仕智 摄
 
   

  在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核心区,有一个征迁村叫小庄,这里土地金贵,群众期望值较高,顺利征迁实属不易。

  负责小庄村246户群众征迁安置工作的队员中,有一位女将叫王培云,她是山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主任科员。她与队友们分包了其中21户征迁户和1家征迁企业,如今已经成功签订搬迁协议的超过半数。王培云说:“只有对待征迁户像对待家人一样,真心实意为他们着想,替他们分忧解难,才能赢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小庄村在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中难度最大,有三大原因:这里地理位置优越,紧邻塔南路,寸土寸金;这个村的很多征迁户都有房屋产权证,顺利征迁难度很大;总干渠征迁时的遗留问题,至今尚未彻底解决,增加了群众的顾虑。

  但是,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工作事关美丽焦作建设大局,王培云暗暗下定决心:再难也要坚决完成任务。她先从摸清征迁户具体情况入手。

  刚开始入户拜访并不顺利,有的群众不是大门紧闭,就是故意躲起来不照面。王培云不松气,早上见不到就晚上去,人家不开门她就坐在家门口等。她一天跑三五趟到征迁户家门口等,有时等过了饭时,有时等到夜深人静。一次次登门拜访,一次次耐心宣传征迁政策,她慢慢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理解,摸清了每家的情况和诉求,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王培云在拜访群众时发现,不少家户有怨气,怨气不除,心气不顺,就会影响群众签约。她就与村干部一起,针对各家提出的不同诉求,对症下药,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一家家、一件件给予解决,连群众养老、家庭纠纷这样的事,她都要帮忙解决。有的群众想借这次征迁多分一些村集体财产,她就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讲道理,说清不能分的理由,赢得了大家的理解。有一征迁户想让孩子上焦东路小学未果有意见,她就多次跑教育部门和学校,帮助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问题。有户群众要经营饭店,她就与相关部门协调,帮其顺利办理了健康证、卫生监督许可证和营业证。疏通了堵在心头的怨气,许多征迁户主动配合,顺利签订了搬迁协议。

  群众征迁难,私营企业征迁更难,倒闭企业征迁难上加难。在王培云分包的征迁户中,有一家倒闭企业,企业破产时,被12位股东买下,留下一座破烂房产,如今要征迁,所有股东都签字才行。这些人去哪里找、房产咋分配,一个个难题都摆在了她的面前。王培云不怕难、不畏惧,她通过多方努力,找到了该企业的前任领导,并在多方配合下,终于把12位股东聚在一起,几经商议,顺利签约。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搞好征迁工作,王培云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吃地摊、喝矿泉水是常事。征迁工作开始后,她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她过硬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拼劲和对群众的真情付出,感动了群众,赢得了赞誉,她被市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指挥部评为征迁攻坚先进个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