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定兴
身为传染科医生,他始终坚守“悬壶济世”的信条,以对生命不离不弃的执着态度,在抗艾一线上坚守着,为特殊群体谱写生命赞歌。他就是市第十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医生程琰。
提到传染病,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怕被传染,唯恐避之不及,但程琰并不这么想。他告诉记者,自己面对的是一群生病需要治疗的人,作为一名医生,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减轻他们的痛苦。他坚信:“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金钱的多少,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
2008年,从新乡医学院毕业的程琰来到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成为一名传染科医生。
第一天上班,他就遇到两例出现狂犬病症状的患者,但碍于医疗条件限制,不管程琰与同事怎样努力,最终没能挽救他们的生命。通过这次救治让他内心很受触动,他认为,只有不断提高医术水平,才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从那时开始,他将更多的时间用到传染病的诊断上来。在他的书桌上,各式各样的医学书籍摞得很高。程琰说,对于传染病患者来说,仅发烧症状,病因就有上百种,发热待查是传染科最为常见也是最让人头痛的病例。为了充分了解这一病例,程琰刻苦钻研、勤于思考、不放弃任何一个疑点。
随着艾滋病发病率的日趋增加,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在该院,程琰被作为“抗艾”骨干培养。对此,他不惧危险,勇于承担,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位艾滋病患者,深得其信任。
一位男性患者在市内一家医院进行术前检查时发现患有艾滋病,便转入该院进行治疗。程琰发现这位患者在入院后情绪极不稳定,并有自杀倾向。于是,他对这位患者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并为其提供生活上的帮助。程琰的行为打动了这位患者,使其不仅打消了自杀的念头,还表示将乐观的生活。
从医近10年,程琰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患者,被人夸赞过,也被人无端误解过,但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他都能做到认真对待每一名患者,尽最大的力量给予治疗。
对于今后的努力方向,程琰说:“我会在这一领域继续探索,不断攀登,尽最大努力救治更多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