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在前两年成功评议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17个政府部门干部的基础上,5月19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动员座谈会,启动本年度评议工作。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继续对市民宗、水利、林业、文广、审计、统计6个政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开展工作评议,通过听取群众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等形式,对政府部门进行全面“体检”。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常务会任命的政府部门干部开展工作评议的办法》规定,从2015年起,市人大常委会计划用3年时间,把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政府组成部门干部评议一遍。
“政府部门的负责人由人大决定任命,但人大不能只任命不监督。”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市人大常委会已对17个政府部门负责人开展了工作评议,有力地推动了被评议部门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质量和办事效率,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开展工作评议这种形式,综合运用检查、调研、听取汇报、询问、公开征求群众意见等多种监督手段,融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人大代表的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为一体,把监督事与监督人结合起来,把程序性监督与实质性监督结合起来,具有广泛性、公开性、权威性,是增强监督实效、推动和促进工作的有效形式。此举既创新了人大监督方式,又增强了监督实效,使人大工作更富内涵、更有力度。”该负责人说。
本年度接受工作评议的干部共6名,分别是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买福来、市水利局局长张维兴、市林业局局长朱玉正、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冯福平、市审计局局长闫万国、市统计局局长马爱国。
此次评议的内容包括:评议对象本届任职以来抓班子、带队伍、转作风、创一流的工作情况。在对评议对象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等情况进行评议的基础上,重点评议其所在单位为企业、基层和群众服务的态度、效率和质量情况,重中之重是评议自查出的问题和调研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同时,还结合新的形势和部门自身职能,落实市委‘整体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创一流、特色工作树形象’的要求,查找问题,抓好整改落实。”该负责人表示。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常委会任命的政府部门干部开展工作评议的实施方案》要求,从5月19日至10月下旬,评议工作将分准备动员,自查、调研和反馈,落实整改,收集意见和会议评议等阶段依次推进。其间,评议工作调研组将深入评议对象的工作单位及其下属单位、服务对象单位走访调研,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问卷调查和综合分析,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对被评议人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要求,对评议结果,市人大常委会将向市委报告,向市政府反馈,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对被评议为“不满意”的干部,责成其进行整改,并在6个月内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经再次测评仍为“不满意”的,将由市人大常委会会议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启动质询或特定问题调查、撤职案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