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秋 翟倩倩
5月18日上午,沁阳市柏香镇彰仪村文化体育广场彩旗招展、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当地村民载歌载舞,由市国资委组织协调建设的彰仪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及文化活动广场落成仪式在这里举行。村民董立喜握住市国资委驻村工作队员的手激动地说:“这么多年了,俺村终于有休闲娱乐的地方了,真是太感谢工作队了!”
2015年9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市国资委抽调精兵强将到彰仪村开展帮整顿扶组织、帮增收扶经济、帮立制建和谐、帮解困扶民生的“四帮四扶”驻村帮扶活动。
彰仪村是传统的农业村,也是典型的“空壳村”。全村共有312户、1303口人,其中低保户30户,全村共有土地1987亩。由于村集体无经济支撑,又不临近交通要道,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整体收入较低。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场所是临时租赁学校的房子,村里没有党群活动中心,一些路段污水横流,村民文化生活乏味……经过一番走访调查后,一系列问题摆在市国资委驻该村第一书记鲁小红面前。
结对帮扶要帮到点子上。要想富,先修路。去年,市国资委帮助该村四处筹措资金扩宽了部分道路,敷设了排水管道,粉刷了街道两边墙壁,改善美化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昔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情况再也不存在了。”该村村委会主任董亮亮说。
为了改善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村集体收入匮乏的局面,驻村工作队帮助该村引来了宏韵声电子器材有限公司落地办厂,为该村带来每年2万元的租金收入,有效缓解了村财政压力,还能解决100名左右女性的就业问题。去年8月份,该厂正式投入生产,现在正打算筹措资金扩大生产规模。
此外,市国资委还不定时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医疗下乡义诊、送戏下乡等活动,在每年中秋节和春节前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对患病群众进行捐款救助。
结对帮扶要扶到关键处。为了满足村民的文化生活需求,让村两委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场所,驻村工作队员多次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召开座谈会进行沟通协调,并通过实地查看村情、听取群众意见等多种方式,最终确定了为该村建立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及文化体育活动广场的目标。
说干就干。去年7月,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始动工建设,但资金短缺成了驻村工作队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驻村工作队队长毕明奇多次与市县两级财政局沟通协调,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争取到20万元财政资金。此外,市国资委还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挤出5万元资金为该村购买了办公用具并安装了路灯,确保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能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
今年5月份,集党员活动室、医疗卫生室、村两委办公室和文化阅览室于一体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面积达255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正式建成,篮球架、太空漫步机、扭腰器等健身器材种类齐全,广场周围88平方米的文化宣传墙焕然一新,村民健身、党员活动和村两委办公条件得到了改善。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落实年、攻坚年、创新年、突破年,脱贫攻坚是全市工作的重心,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是政治责任。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市国资委全体干部职工要继续把扶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千方百计为村里办实事、办好事,让村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幸福。”市国资委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