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焦娇)5月1日,山东济南一天之内两名男孩相继溺水;5月10日,广西北流六名学生在水库中游泳后失联;5月20日,河南内黄四名少年在河中游泳,一人溺亡……不到一个月时间,未成年人溺亡的悲剧屡屡发生,而马上就要到来的暑假则是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为增强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遏制溺亡事故的发生,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安全的社会环境,市妇联将于6月至10月在全市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
本次专项治理工作旨在切实加强对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意识,积极采用防范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扎实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坚决防止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发生,保障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维护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据了解,市妇联系统将组织爱心妈妈、志愿者、儿童安全教育服务团走进乡村、社区,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宣传教育活动,向儿童家长、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家庭教育责任意识,并向儿童普及防溺水知识、救助常识,增强儿童的自救意识和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同时,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并在暑假期间开展各类符合儿童特点的文体娱乐活动,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自觉远离各种危险,最大限度避免溺亡事故的发生。
市妇联要求,各级妇联组织要加强同教育、公安、卫生、水利、住建、民政等部门的沟通与配合,采取实地查看、走访邻居、线索收集的形式,认真了解家庭对儿童的监护情况,并动员基层群防群治组织对辖区内水库、河道、道路交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经常性的安全巡查,努力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发放倡议书、开办宣传栏、通报有关案例、手机短信提醒等方式,提醒儿童家长履行好儿童监护责任,并利用微信平台、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方式,广泛宣传学生游泳和防溺水安全知识,增强儿童的安全意识和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要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完善留守儿童的强制报告、应急处置、监护干预等关爱保护体系,确保留守儿童不失管、不失控,并把暑期作为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时间节点,建立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周报告制度,不断强化工作责任的落实,为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