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说起创新创业,你首先想到的是哪座城市?多数人的答案会是深圳。
在深圳,说起创客园区,大部分人会提到深圳湾创业广场。
自2015年6月18日运营一年多来,深圳湾创业广场为何能成为全国“双创”的新名片?为何能够聚集众多的创新资源?为何“北有中关村创业大街,南有深圳湾创业广场”这样的流行语能够在创客圈内广泛流传?
“合作孵化+联合投资”
深圳湾创业广场与所有入驻该广场的机构,通过“合作孵化+联合投资”形成了孵化项目独特的“深圳模式”——共享信息、分享项目源,寻求共同发展。
为支持园区创新创业,深圳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投控东海、达晨创投、松禾创新作为发起人股东,共同设立市场化运作的早期项目投资基金——深圳湾超级天使基金,展开天使轮、Rre-A轮等阶段早期项目直投业务,形成了“孵化平台+天使投资基金”的一体化投资体系。
【记者点评】
创业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创客项目起始阶段很难引起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关注,也没有足够抵押资产来获得贷款,致使许多的项目“胎死腹中”。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结合本地实际,一方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投资创客群体和众创空间。另一方面,构建“天使+孵化”的市场化模式,积极培育发展自身天使投资群体,推动种子期、初创期创客小微企业发展。
四大平台=帮扶引路
该园区着力搭建四个服务平台:一是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引进深圳市属国资系统的创投、担保、证券机构和市场化的各类金融服务企业,为企业提供融资、上市保荐、新三板挂牌等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二是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入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圳代办处、世纪互联云计算数据中心、深圳科技图书馆等各类扶持平台,为创新创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三是搭建企业管理服务平台。引入浙江大学创客培训班、上海交通大学MBA班和深圳湾律师公馆、中勤万信会计师所、深圳人才大市场、深圳会展中心等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法律、会计、招聘、会展等管理方面的服务。四是搭建人文社区交流平台。建立公共服务大厅、创业服务中心和党建e站服务点,引入科创委、街道办等政府部门,加强政策宣讲和资金扶持,同时建立社区交流中心,定期举办联谊活动,促进企业增进了解,为企业创造便利、和谐的创业环境。
【记者点评】
创业路上九死一生,这是一条险路。而在深圳湾创业广场,做项目有人帮扶、有人引路。该园区建立的科技金融、公共技术、企业管理和人文社区交流这四大服务平台,激发全社会关心支持创客和众创空间的热情,为创业者提供了全方位服务,值得我们借鉴。
把脉破解“三大痛点”
没钱、没师傅、没人才是创客创业面临的“三大痛点”。针对缺乏创业资金,该园区引入创业股权众筹平台,定期举办创业项目的路演和展示活动,让创业者低成本接触到各类孵化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让优秀的创业项目找到资金;针对缺乏创业指导,该园区引导企业接洽BAT、明星天使投资人、电商智能硬件大数据平台等各类创投孵化机构平台,让创业者找到合适导师;针对缺乏创业伙伴,该园区举办了大量开放式的培训、交流、项目评选、分享活动,让创业企业找到事业合伙人。
【记者点评】
在“双创”热潮下,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者需要深圳湾创业广场这样的优质载体,如何满足不断壮大的“双创”群体的需求?该园区在“硬件”之外尤为注重在“软件”上下功夫,让优秀的创业项目找到资金、找到最合适的导师、找到最佳创业小伙伴。可以说,一个心怀创业梦想的人,在这里走一走,就会被浓浓的创业氛围感染,一定会马上付诸行动投身到创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