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的主要领导和管委会负责同志经常到企业过问我们的生产经营和项目情况,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能够限期解决。目前,尚宇新能源正围绕下游产品谋划有机硅等后续项目,沁阳市给予了极大关注和支持,为我们打造国内领先的硅材料生产基地、做中国新能源和新材料革命的领航者奠定了基础。”5月20日,尚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红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沁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毛文明对记者说,现代化工是沁阳强力打造的支柱产业。该市以打造中原一流现代化工基地为目标,在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了占地7000多亩的氯碱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和现代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工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中,沁阳市注重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在延链补链、拉宽拉长产业链条和循环经济发展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转型发展攻坚推进会议上,沁阳市产业集聚区被授予河南省2016年度“十快”产业集聚区。
上下延伸 形成闭环式循环模式
“在转型升级这场战役中,我们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工程,围绕现代化工产业,一项项涉及范围广、产业多、项目多的延链补链工程全面展开。”沁阳市委副书记、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刘明胜说。
记者了解到,利用昊华宇航生产过程中产出的烧碱、聚氯乙烯、盐酸、液氯、氢气、电石渣等,沁阳市积极谋划上下游产品。目前,氯碱化工产业园占地2000多亩,总投资已超过50亿元,形成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利用产品的闭环式循环经济模式,“吃干榨尽”废弃物,持续推动氯碱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利用昊华宇航产生的氯气和氢气,沁阳引进尚宇新能源,投资3.8亿元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年产10万吨三氯氢硅项目。目前,尚宇新能源创新求变,提质增效,稳居业界榜首。利用昊华宇航产生的电石渣,沁阳市引进北京金隅,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吨电石渣制水泥项目,每年可“吃掉”113万吨电石渣和40万吨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其他工业废渣,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利用排空的氢气、氯气和盐酸,沁阳市引进了泓盛、海世泓、鼎泓、焯威、亚鑫等企业,共同投资11亿元组建了氯氢工业园,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河南省天鹅型材有限公司以昊华宇航生产的PVC为原料,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PVC型材项目。与此同时,昊华宇航利用配套的长怀电力自备电厂产生的电能供生产使用,产生的蒸汽集中供给昊华宇航、河南永威公司及氯氢工业园各工业企业使用,淘汰了锅炉,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产品的就地转化,提高了企业效益。
依托主业 拉宽拉长产业链
在河南晋煤天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现场,刘明胜对记者说:“每一个化工龙头企业的稳健发展,都会为沁阳现代化工产业发展注入无限潜能。因此,必须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工业经济和项目建设上来,促使其做强做大、转型提升。”
刘明胜说,依托晋煤天庆项目,沁阳积极谋划的下游项目,已初见成效。利用晋煤天庆产生的液氨,沁阳引进了河南省焦作市上源化工有限公司投资2.1亿元的年产2万吨氟化氢铵项目,引进了圣鑫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的年产20万吨二甲醚项目,项目均已建成投产;引进焦作亚鑫化工有限公司投资1.4亿元,新上了三聚氰酸等精细化工产品项目,目前正在筹建中;引进沁阳市昌业化工投资2亿元,新上年产6万吨二硫化碳项目,目前项目已签约。同时,晋煤天庆还投资4.45亿元,新上了年产5亿立方米煤制气提质改造项目,现可为集聚区内广东兴发、河南中能、宏达钢厂、沁阳碳素等数十家企业实现直接供气。
“我们还编制了化工产业发展规划,谋划储备了煤制烯烃、煤制氢、煤焦油加氢、耗氯系列化工产品等一大批项目。晋煤天庆与洛阳炼油厂计划合作投资13亿元的年产15亿立方米煤制氢项目已达成初步意向。”刘明胜表示。
“三化”融合 打造循环经济链
“围绕盐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打造更加完整的现代化工产业循环经济链,是我们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的又一举措。”刘明胜介绍。
记者了解到,沁阳将区内晋煤天庆、昊华企业为龙头的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产业进行有效衔接,利用煤制烯烃-乙烯法PVC路线、天然气中甲烷制备乙炔法PVC路线生产PVC。同时,昊华宇航利用晋煤天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与烧碱反应转化成纯碱和小苏打;以晋煤天庆排放的氢气、一氧化碳和石化产品丙烯为原料生产丁醇、液体石蜡、苯酐、间苯二甲酸、苯酚等石化产品,供给河南启瑞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南永威公司和氯氢工业园内的企业生产使用;通过晋煤天庆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冷热电联供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为集聚区工业企业提供集中的电、热、冷等,淘汰企业自备锅炉、冷凝设备。
此外,沁阳还积极引进与循环经济相关联的高端产品项目,加快区内企业的科技研发水平,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促使区内相关联企业逐渐向生产氟硅材料、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聚氨酯、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转变,提高现代化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新能源崛起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以浙江超威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的储能电池、沁阳睿为视讯技术有限公司的视讯液晶显示、河南盈硕半导体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的LED照明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强势崛起。
据刘明胜介绍,超威公司经过一、二、三期开发,动力电池日产已达12万支。超威四期与德国摩尔公司联手,投巨资研发生产汽车用启停电池,年可生产250万支。目前,该项目已具备试生产条件,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超百亿元。与超威配套的相关企业,新上的塑壳、隔板纸、玻璃纤维棉等项目,都已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光电信息作为沁阳新能源重要组成部分也发展迅猛,各种LED灯具、灯条、太阳能路灯等产品产销两旺。睿为视讯研发生产的显示屏、转账用U盾,成功进入金融领域,被各家银行广泛应用。以生产太阳能光伏为主的思可达公司正在与北京一家企业实行战略重组,开发生产用于直接发电的太阳能新产品。目前,该市新能源产业年销售收入实现了超百亿元目标。
以进入全国造纸同行业“五大家族”的焦作市崇义轻工机械有限公司、葛村第一造纸机械厂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也渐成气候,企业已发展到180家,年销售收入达32亿元。近年来,沁阳装备制造业再添新军,华高、泰利、矩圆信、德沁胶辊等高新技术企业大量涌现,大型盾构机、农业收割机、真空辊、金属网笼等大批新产品相继问世。
“目前,我们又确定了未来五年打造‘千亿产业园’的宏伟目标。成立了装备制造、现代化工、电子商务等6个重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聘请国内一流的咨询机构和专家谋划项目、引进项目、推进项目,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毛文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