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县樱桃节前后15天时间,入园游客达3万人次,小底村1500多亩樱桃销售一空,走出一条依托全域旅游做强山村经济的新路子;博爱源生态园区逐步发展成为集现代化农业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体验、本土文化挖掘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文化综合体,年接待来自焦作市区、郑州、山西等地游客1万人次;伊赛牛肉从饲养、屠宰、冷鲜肉、深加工一条龙到可观可体验的工业游即将拉开序幕……这些,都是博爱县从过去单纯的景区游向全域游延伸的脚步。
近年来,博爱县以打造豫西北、晋东南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全国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核心,以青天河景区作为全域旅游的龙头,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目前,该县全域旅游已经构筑起景区、公园、服务和支撑四大体系,挖掘“山、水、竹、寺”等特色资源,“吃在博爱”“红叶传情”“禅意休闲”和“竹林水乡”已成为博爱全域旅游的四大品牌。
禅修小镇:打造中国知名禅文化旅游目的地
该县依托月山寺景区丰厚的佛教文化和地理优势,打造河南首家以禅文化为特色、以休闲功能为主导,融宗教观光、禅修体验、康体养生、乡村旅游、户外运动、绿色生活等于一体的禅意休闲小镇。
据了解,月山寺禅修小镇项目规划总面积为10.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3.28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4.2亿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门户多功能旅游综合服务区、禅意休闲区、礼佛朝觐区、农禅体验区、生态保育区、八极文化园等9个项目,经过3~10年发展,可抢占中原旅游市场先机,逐步建成中国知名禅文化旅游目的地,最终与青天河景区一道形成“山水+文化”“观光+休闲”“体验+旅居”旅游新格局,“双轮驱动”共促博爱全域旅游快速发展。
三渡湾度假村:“党建+全域旅游”创新发展
该县围绕以党建促全域旅游、以全域旅游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延伸旅游产业链,计划到2017年年底,每个乡镇至少打造2个“党建+全域旅游”示范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并形成稳定的收入渠道和发展壮大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
三渡湾度假村,就是于庄村在全域旅游建设中推出的“党建+全域旅游”的重点项目。截至去年年底,该项目已投入资金300余万元,修缮古民居200余间,建成种植园200余亩,建成农家宾馆8个计80余间,建成占地500平方米休闲体育文化广场1个,建成采摘园、竹林花卉园80余亩,建成了3000平方米水上乐园一期项目工程。目前,该县三渡湾休闲农业生态园已建成投用,占地135亩,规划布局合理,休闲项目鲜明,客房、餐厅、卫生设施功能齐全,成为集赏花、采摘、农耕、登山、垂钓、娱乐为一体的农业休闲观光区。据介绍,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博爱县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最完善的度假村之一。
博爱源生态园区:让特色农业成为“旅游招牌”
该县孝敬镇是全国知名的绿色蔬菜生产区,位于孝敬镇中内都村北的博爱源生态园区,则是这个庞大生产区中的一颗明珠,也是全省唯一一家拥有全国蔬菜标准园和全国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单位两个全国荣誉称号的蔬菜园区,2015年荣获中国蔬菜百强品牌称号。该园区从“旅游+”中受到启发,开始逐步推行“蔬菜产业+旅游”“蔬菜产业+生态”“蔬菜产业+文化”“蔬菜产业+创业”“蔬菜产业+慈善”等模式,深化产业融合,将博爱源打造成一个集现代化农业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体验、本土文化挖掘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文化综合体。目前,博爱源生态园区已拥有138座现代化蔬菜大棚、20多个蔬菜品种,亩产值达3万多元,一年四季挂果,全年能采摘,年可接待来自焦作市区、郑州、山西等地游客1万人次。 博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