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柏生 通讯员贾全希)4月底,位于武陟县圪垱店乡圪垱店村的武陟县利群纸业有限公司如愿用上了天然气。“为了我们企业发展,乡政府真下劲了,不仅在拆锅炉改天然气上给我资金支持,还多方协调加快施工进度,我这里提前半年用上了天然气。热力管网也引进来了,早改早受益,以后只管专心生产了!”该公司董事长孔祥利感慨道。
难怪孔祥利感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圪垱店乡政府所在地圪垱店村是有名的皮毛专业村,造纸业也很发达。近几年,环保压力不断加大,圪垱店乡传统产业关停、整改、转型的任务也逐渐加重。2014年,该乡关停了圪垱店村30余家皮毛生产企业,实现了皮毛企业群关停目标。2015年,该乡开展了共产主义渠水环境污染治理。2016年,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拆除燃煤锅炉30余台。
“环境治理不是一关了之,而是要及早为当地、为企业寻求转型发展的出路。我们也在努力学习践行深圳、杭州“永远快人一步”的开拓精神。”该乡党委书记宋治环说。
为此,圪垱店乡党委、政府及早谋划、从快落实,和中裕燃气公司结合,在全县11个乡镇中率先实施燃气下乡工程,目前已投资580万元,敷设燃气管道10公里,今年辖区内包括利群纸业在内的10家企业和圪垱店、冯村、汤王堤等7个行政村将全部用上环保洁净的能源。同时,该乡还创新举措,实施企业集中供热工程,利用广源纸业的热力资源,协调第三方万德热力公司投资2835万元,敷设热力管道2200米,为辖区利群纸业、青龙包装、瑞丰纸业3家企业提供热能,解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圪垱店村人口过万,每天产生大约1100立方米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通过排水管道排到村北的共产主义渠中,对共产主义渠水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去年10月份,该乡积极运作,投资800多万元,在武陟县建设了第一家日处理1500立方米的乡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1级A标准。现在,该乡正在申请建立第二座污水处理厂。
5月15日,记者在圪垱店乡采访时注意到,长2.2公里、宽16米的蔡茂东路正在加紧建设。“这条路对我们太重要了!”宋治环说,“圪垱店乡政府距县城10公里,走詹泗路因大车多,要四五十分钟,走便道也要半个小时。蔡茂路修通后,与圪武路连接,就打通了一条圪垱店乡与武陟县城联系的快捷通道,从乡政府到武陟高铁站仅5分钟,到主城区也就10分钟,加快了圪垱店乡与武陟县城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