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周窑村:因地制宜巧念“山字经”
确保我市高考顺利进行
我市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
图片新闻
转型发展赶“早”从“快”
9名活动监督员受聘上岗
90后“村长”的绿色田园梦
我市举办创新创业报告会
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我市夺得1金
修武:小麦生产又实现新突破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6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90后“村长”的绿色田园梦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一版①)不讲得失不论成败。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坚强、多伟大,无非是不想辜负了这年少轻狂”——这是郑亚东给自己的鼓励。他倡议指导成立了村与良田合作社,以高于周边农村每亩200元左右的价格流转农民土地,按照既定方案无公害、标准化种植铁棍山药,并通过众筹方式,以每亩2.4万元左右价格、包供1000公斤优质无公害铁棍山药的协定,承包给网上征集的“地主”。

  山药种植有很高的技术要求,郑亚东多次上网查找资料、求教农业专家、邀请有经验的种植户现场传授经验,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实践。“从选地、选种到施有机肥、插架、拔草,再到山药长成挖出、分拣包装,每一个环节我都参与其中,坚决保证不打农药,不用膨大剂,人工除草。正是这种参与、融入让我看到了农民的辛苦和期盼,感受到了他们对土地的热爱与依恋。”郑亚东说,“无公害种植铁棍山药虽然成本高点,产量也会下降10%左右,但每亩的纯收入增加了20%,关键是保证了山药的品质与安全,深受‘地主’们的青睐。”

  由于成天钻在试验田里,和土地、农民打交道,他的同学们戏称他当上了“村长”;由于他是几百名当地群众和网上“地主”的群主,这个“村长”的称呼不胫而走,也逐渐成了他的“名字”。

  为何要给合作社起名为“村与良田”?郑亚东说,当初的出发点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农户走出窘境,让“村村有良田,户户能致富”成为现实。当然,为城乡居民提供放心、健康的食材,传承农耕文明,守护一片绿色田园,这也是合作社追求的目标。

  在多方的关注支持下,村与良田合作社发展得有声有色。目前,该合作社共有6名工作人员,2015年7月份以来,已有202名“地主”在合作社承包230多亩土地种植无公害铁棍山药、地黄、菊花、花生等作物。“在线上,我们感受山药如何无公害种植管理。在线下,或自己来或让‘村长’安排人收获,自己吃或赠送给亲戚朋友,既放心又有面子。”上海戏剧学院的何畅教授在群里说。

  “种了20多年山药,彻底让‘村长’把我们的观念颠覆了!”合作社技术员温小虎感叹。

  “真没想到,现在的小年轻比俺这握了一辈子锄头的老农民还会种地经营。跟‘村长’干这两年,才发现咱这庄稼地也这么金贵。‘村长’能在俺这里试验成功,也是俺们的福气呀!”寺庄村67岁的宋仁旺告诉记者。

  如今的郑亚东“村长”,越来越受“地主”和当地群众的拥戴,他的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合作社复制,他的绿色田园梦也正在他坚持不懈地创新创业中逐渐实现。

  正如他所说的——从河南到浙江,从杭州到焦作,走走停停,唯一不变的是对青春梦想的坚守。人生就像山药蛋,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坚守初心,逐梦前行,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青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