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金融之窗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举办红色管理集中教育培训班
建行焦作分行领导 到扶贫村慰问困难群众
工行焦作分行志愿服务队 到帮扶村开展慰问活动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让高考作文完成重要的价值引领
“花样”就业歧视
“摆设”
遏制“舌尖上的谣言”须标本兼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7 年6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遏制“舌尖上的谣言”须标本兼治
□付 彪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猪肉里有钩虫,煮不烂”“低钠盐=夺命盐”“化了又冻的雪糕有毒”……这些与食品有关的谣言看起来有图有“真相”,在网络上和朋友圈内广泛传播,让不少人胆战心惊。6月6日,在北京东城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暨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东城区食药监局出面辟谣,工作人员在现场利用科学实验将谣言各个击破。(据《北京晨报》)

  这些年,此类食品安全谣言时不时冒出,弄得人心惶惶。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舌尖上的谣言”占45%,食品安全领域堪称重灾区。从前段时间热传的“塑料紫菜”“塑料大米”,到不断翻炒的“打针水果”,舆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把不少农民、商家都坑得够呛。前不久爆出的“棉花肉松”事件,有关方面紧急辟谣,及时阻断了谣言影响。与此同时,拍摄“棉花肉松”视频的两名大妈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五日。

  此次事件,可以被视为是遏制“舌尖上的谣言”的一个范例。从这起事件的处置以及过去的教训看,最大限度降低谣言危害,取决于有关方面和监管部门的联动反应速度。谣言初起,权威及时发声、监管部门正名、警方追查源头、严厉打击造谣者,谣言很快就会不攻自破。同时,互联网平台也应履行好相关责任和义务,比如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起完备的监测、举报、举证、辟谣、查处机制,做到网络谣言早发现、早辨别、早处置,避免危害范围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让科学知识跑在谣言前面。就拿“棉花肉松”来说,专家表示,从肉松和棉花的成分、口感及燃烧表现等方面,都不可能用棉花做肉松,“真有商家用它做肉松饼,脑子很可能是进了棉花”。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公众应学会辨析和甄别,做到不轻信、不跟风、不乱传,更不能以讹传讹,否则就很可能沦为造谣者的“帮凶”。

  遏制“舌尖上的谣言”,根本之道还在于保证“舌尖上的安全”。在严打制谣传谣的同时,要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机制,从严整肃食品餐饮市场,打消人们的食品安全顾虑,增进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实践表明,唯有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并减少各类食品安全谣言产生。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