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的记忆里,自小时候起,父母就经常牙疼,只有在牙疼忍受不了时,才会到医院看病。为了减轻父母牙疼带来的痛苦,长大后为他们看病,她选择了当牙医。从医8年来,她从口腔正畸到种植牙修复,通过勤学苦练,一步一个台阶,逐渐成长为一名技术较为全面的牙医,她,就是焦作植是道口腔医生李清丽。
从学生到老师
种植牙是高度精细的手术,在患者口腔的方寸之地操作,涉及牙神经、牙龈、牙槽骨、上颌窦等,因难度大,对医生的手术经验和技术要求严苛,被称为口腔医学中“塔尖”技术。由于种植牙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所面对的每一位患者局部种植区域及全身健康状况千差万别,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种植牙医生并非易事。
“进入焦作植是道口腔后,我感到十分幸运。因为在这里,几位主任和同事在种植牙技术上从来不保守,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术实践操作,均是无私传授,而且很多时候,都是对我一对一进行技术辅导。”提及在焦作植是道口腔的成长,李清丽感激地说。
经过临床工作中大量的学习和积累,李清丽终于掌握了种植牙修复技术。如今的李清丽,不仅可以独立为牙缺失患者进行牙种植修复手术,而且她还在焦作植是道口腔每个月举办的全国种植牙培训班上,向前来参加培训的外地牙科医生传授牙种植修复技术。由此,她在牙种植领域完成了一个由学生到老师的转变。
从孝心到大爱
“小时候,父母牙疼忍受不了时,就去医院把牙拔掉,如今,他们老了,缺失的牙无法吃硬食物。”李清丽说,“去年,我把年迈的父母接到了焦作,亲自为父母分别种了几颗牙。”
尽到孝心的李清丽还用自己掌握的种植牙技术,造福更多牙缺失高龄患者。不仅如此,心怀大爱的李清丽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为老年人宣传口腔卫生知识、义务为高龄老人进行口腔检查等。
把患者当亲人,如今,李清丽用自己的真心换来患者的信任。她的不少患者事后都成了她的免费宣传员,并且动员亲朋好友找她看病。让李清丽颇为自豪的是,一名先天性牙缺失患者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全省各大医院口腔科四处求医。经过多方对比,孩子的父母最终选择了李清丽为他们的孩子进行治疗,因为她的真诚和科学的诊疗方案打动了他们。
下图为李清丽为患者进行口腔检查。 本报记者 朱传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