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山阳画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太行午时
海歌(国画)
书法(扇面)
此中有真意(篆刻)
牡丹盛开(扇面)
龙虾(国画)
琴书相寿(篆刻)
库区即景
心中自有桃花开(水墨画)
“学深杭、促创新”同题篆刻大赛征稿启事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6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档案局:
紧贴中心求作为 围绕创新做文章
——写在6月9日第十个国际档案日到来之际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2017年5月24日,省档案局副局长刘延龙(中)莅焦调研精准扶贫档案工作。
  市档案局南水北调专题档案收集组工作人员,在山阳区新城街道定和村拆迁现场拍摄照片。 本报记者 张 蕊 摄
  县(市)区档案局工作人员整理精准扶贫档案。
  市民在市档案馆查找资料。
 
   

  本报记者 张 蕊 本报通讯员 程媛媛

  今年年初以来,市档案局紧紧围绕创新做文章,创新理念、主动作为,在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中实施过程档案管理,在扶贫攻坚建档立卡方面探索“三统五有”模式,在服务民生方面开通无障碍档案查询利用渠道,以创新促工作、以创新促提升,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创新一:服务中心工作,实施南水北调重大活动档案过程化管理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重大战略性工程,而焦作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唯一一座穿城而过的城市,意义特殊。2月8日,我市召开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集中征迁动员大会,吹响了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工作的集结号。档案部门如何服务这一中心工作?市档案局创新理念,把档案收集与服务征迁同步推进,变事后集中指导收集为提前介入留存,探索实施重大活动档案过程化管理,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参与者。这是市档案局服务地方重大活动的创新之举,避免重要资料遗漏,为重大活动档案管理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市档案局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城区段专题档案收集工作明确为2017年度中心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联合焦作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城区段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下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城区段专题档案建设方案》,要求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城区段绿化带建设档案的原始性、完整性、专题性,记录焦作变迁,展示焦作形象,展现焦作风采。为此,市档案局专门成立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城区段专题档案收集工作小组,负责档案的采集、征集、整理、归档。市档案局与焦作日报社、焦作市文联、焦作市摄影家协会合作,举办焦作市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安置主题摄影比赛,全面征集反映我市在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安置过程中有关的城市人文、风光、纪实等摄影作品。以焦作市档案局(馆)的名义面向全市,特别是绿化带征迁涉及的两个城区13个城中村印发《征集公告》500余份,广泛征集我市南水北调城区段档案资料。

  连日来,市档案局专题档案采集组多次深入各拆迁现场,共收集相关档案资料100余件,拍摄照片1600张,视频50段,这些资料必将成为焦作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见证。

  创新二:助力精准扶贫,打造“三统五有”建档立卡模式

  市档案局依托档案部门优势,主动服务脱贫攻坚工作,探索“三统五有”模式,在孟州率先打造扶贫建档示范村、示范点,以点带面,以村带县,推动全市扶贫工作规范建档。不久前召开的全省档案系统精准扶贫档案培训会,把焦作扶贫档案工作作为模板进行展示,指出焦作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三统五有”模式:统一指导规范标准。按照省档案局要求,明确精准扶贫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和整理要求。以村级扶贫档案工作规范化为重心,派出市局业务骨干深入各村开展讲解、指导和现场操作示范,并及时召开由县(市)区档案局长参加的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推进会,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标准和规范。

  统一指导建档立卡。按照《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制订相应的分类方案,对农户按照一户一档进行整理规范预归档,将村级综合性文件材料按文书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对精准扶贫档案在收集、整理过程中存在的档案不完整、类别不全、整理不规范等问题进行统一指导,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到哪里,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使精准扶贫建档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健全化、常态化。

  统一指导日常管理。将过程档案管理理念贯穿扶贫建档立卡全过程。明确专人,专门负责档案的日常管理和利用,及时补充更新档案;严格培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提高业务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检查,定期抽查档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日常服务贯穿于工作之中。

  “五有”样板示范引领。以孟州市槐树乡古周城村为示范村,要求县(市)区、乡、村三级立档单位按照“五有”,即有档案室保安全、有规章制度促规范、有档案柜架利存放、有标识牌便利用、有专人管理明责任模式,一条一条标准对照,一项一项内容研究,打造示范村、样板点。5月26日,在孟州市召开的焦作市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观摩推进会上,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参会的县(市)区扶贫办主任、档案局局长及业务科科长进行了专题培训。随后,各县(市)区档案部门工作人员放弃端午节休息时间,深入贫困村指导,打造出各自的样板示范村。目前,焦作市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正以“三统五有”模式在全市全面铺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克服时间紧、人手严重不足、年龄较为老化等困难,奋战在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第一线,在精准扶贫档案建设攻坚中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孕育出焦作档案人的“四种精神”,即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严谨细致的绣花精神、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上下联动的协作精神。这“四种精神”,必将指引全市档案工作者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散发光和热,为我市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奉献档案人的一分力量。

  创新三:服务民生需求,开通无障碍档案查询利用渠道

  近年来,随着档案利用零收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市档案局查档人数不断攀升。今年,为充分满足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群众在办理征迁手续时对房屋产权的查档需求,确保查档高峰期“服务不打折”,市档案局在以往网上咨询、节假日预约、电话查询等查档方式基础上,专门增设了“无障碍查档”,即只要有人查档,即便不是上班时间,档案局都会迅速安排人员,及时服务,保证随查随到、当天办完,还为老、弱、病、残人士提供预约上门查档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如何使查档更畅通?市档案局进一步修订完善《档案利用查阅规定》《档案利用服务承诺制度》等规章制度,设立意见箱、意见簿,实行首问责任制和接待登记、调阅复制档案、出具证明“一条龙”服务方式,简化审批流程,加快服务节奏,提升工作效率。

  以真心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市档案局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要求工作人员“全能”化,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强化学习,及时了解掌握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新政策,尤其是牵涉到民生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确保快速、准确、清晰地解答群众咨询的各类问题。

  (本栏照片除署名外均由市档案局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