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科技之光照亮“绿色梦想”
抓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
市中级人民法院 开展“关爱老人 温暖社会”帮扶活动
丰收进行曲
真认识 真领导 真作为 不折不扣按节点推进工作
市政府与倍耐力轮胎公司签署 推进轮胎产业高端制造合作备忘录
图片新闻
“水肥一体化”助农民增收
“四城联创”红黑榜
城区经营秩序集中整治比比看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6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科技之光照亮“绿色梦想”
——记市政协委员、民盟河南理工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杨雷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杨雷在做实验。          本报记者 岳 静 摄
 
   

  本报记者 岳 静

  “走出国门,方知世界之广阔;走出国门,才知爱国之深切。”4月27日,在市政协会议室举办的“道德讲堂”活动中,市政协委员、民盟河南理工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杨雷,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英国访学一年的经历和感受。

  3月初,杨雷结束访学,从英国回国。过去的一年,杨雷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资助后,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做访问学者,对于在英国的所见所闻,他感慨颇多。“走出国门,我深刻感受到祖国之强大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这一年来,我既提高了学术水平,又开阔了人生视野,收获很大。”杨雷坦言。

  作为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杨雷多年来专注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在英国学习生活,让他在更加广阔的平台上看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世界尖端水平。在英国期间,杨雷深入了解该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充分利用当地的研究条件,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果。回国后,杨雷通过自己的桥梁作用,联系英国优秀专家学者,为我市在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能为焦作绿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是我不懈的追求。”杨雷说。

  杨雷是山东省烟台市人,1997年考上焦作工学院(今河南理工大学),焦作成了他的第二故乡。本科毕业后,他继续求学深造,终成博士,于2007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那一年,他背着行囊回到焦作,通过应聘担任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

  全情投入到工作岗位后,杨雷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行项目调研,走进实验室潜心做实验,并申报课题搞科研。2007年以来,他取得了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9项,发表学术论文12篇,出版教材3本,先后获得河南理工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河南理工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杨雷说:“焦作是我的第二故乡,希望这里的天空更蓝、山更绿、空气更清新。”在焦作工作生活这么多年,杨雷深知传统工业给焦作带来的环境污染,也看到了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焦作发展带来的新希望,他要用科技之光照亮“绿色梦想”。

  在杨雷的眼里,专家学者不能关起门来做学问,要学以致用,用自己的知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才是科学技术的价值所在。成为市政协委员、民盟河南理工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以来,杨雷更加心系焦作发展,专注于节能和环保事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加专题调研活动。近年来,他用心搜集相关资料,围绕废旧电池处理、空气污染治理、污泥资源化利用等主题撰写提案,并多次获评优秀提案。2012年9月,由于表现突出,杨雷被民盟河南省委评为民盟河南省委先进教育工作者。

  “能够为第二故乡转型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非常骄傲!”这是杨雷在英国与国外友人分享自己参政议政时的心得体会。他坦言,外国友人对中国还不十分了解,他们不能理解中国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理想价值取向。我告诉他们:只要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倾力奉献社会,每一个人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引擎”,都能体会到由此带来的荣誉感和幸福感,使个人价值充分体现。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