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梅娜)“村里修路每家拿出480元,我想问问这480元的标准究竟是咋确定的?”近日,在武陟县小董乡乔庄村村务质询会上,村民乔定发问村干部。当天,村里30多名党员与群众代表当场质询村两委会干部,所提问题主要围绕财务支出、工程建设、涉农资金发放等,村干部都一一进行回答。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张连喜介绍,村务质询会源自村务公开,以前村党支部都会按照要求将发生的村务事项写在公开栏里,可这样做的不足是,很多村民“眼睛明白,心里糊涂”。为了让群众心里明白,该县纪委依托“清廉工程”建设,针对村干部和村级权力使用情况,要求各村街在每季度村务公开内容上墙前,必须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听取意见,接受质询。会上,可就本村经济发展、村务公开、农村低保资金发放、新农村建设及资金使用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向村干部提问,村两委会成员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应当场予以答复,未能当场答复的,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督促村两委会10日内给予质询人答复。
按照该县规定,质询会结束后,由村监会梳理、总结群众反馈的意见,对在会上村民代表和群众提出的问题,制订整改方案,落实专人负责,限期解决;需要乡镇街道、县级层面解决的,及时报告上级有关单位协助解决。乡镇街道纪委要做好跟踪监督工作,确保整改工作顺利进行,对质询过程中发现的违纪违法线索,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处理。
截至目前,该县有151个村召开质询会,当场解决问题26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