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党报心 怀川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搬入报业国贸大厦现代化写字楼
图片新闻
为了报社如期搬家
无私奉献在施工一线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6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1年10月1日,焦作日报社
搬入报业国贸大厦现代化写字楼

作者: 本报记者 高新忠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四楼日报采编大厅。
  报业国贸大厦。
 
   

  2011年10月1日,对焦作日报社全体员工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这一天,采编大厅里人来人往,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兴奋的表情,他们正忙着把自己的办公用品整齐地摆放在崭新的办公桌上。、

  这一天,我们告别了山阳路56号焦作日报社旧址,实现整体搬迁,正式入驻人民路报业国贸大厦。自此,焦作日报社全体员工将在美丽的人民广场旁工作、学习。

  从山阳路到人民路,这不是一次简单意义上的搬迁,而是一种继承发展、一次转型提升,随着焦作日报社现代化办公楼的全面启用,焦作报人将砥砺奋进、再铸辉煌。

  为什么要搬迁?随着报社业务的不断扩展,办公用房紧缺,已满足不了事业发展的需要,报社迫切需要更加先进的办公条件、更加现代的办公环境。

  站在崭新的现代化办公楼下,“焦作日报”“焦作晚报”“焦作网”硕大的红色字体高高悬挂在办公楼外墙上,让每一个从这里经过的焦作日报人心情激荡。

  走进四楼采编大厅,整齐划一的现代化办公桌依次排开,南侧的超大玻璃落地窗吸引了每个人的目光,充足的光线照进办公区,也照进了每一位员工的心中。这些都是报社党委一班人和工程指挥部全体工作人员倾注无数心血换来的结果。

  从最初规划开始,工程指挥部全体人员就在报社领导的带领下,对装修工程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和思考。

  “仅图纸,我们就前后设计了10稿。”工程指挥部负责人王文平告诉记者,为了让设计更加合理、适用,每出来一张设计图,报社领导都会拿到施工现场进行比对,查看设计内容是否符合现场实际需求。在现场比对过程中,报社施工团队发现采编大厅的防静电地板设计不太合理,地板15厘米的高度较高,容易让员工在进入采编大厅后产生压抑感,不利于员工办公。为此,报社领导带领工程指挥部人员先后到江苏省盐城市和洛阳市学习先进的现代化办公区设计方案,实地了解先进施工方法。

  最终,报社领导经过多次讨论,决定选用在地板砖下埋线的办法,既确保办公安全性,又节省办公区空间,还减少施工费用。据统计,仅此一项,就为报社节省了近30万元。

  辛苦付出换来的是累累硕果。焦作日报社办公楼室内装饰工程施工(一标段)荣获2013年度河南省建设工程“中州杯”奖。报社办公区合理的空间布局、舒适的办公环境也获得了报社同仁的一致好评。

  搬入报业国贸大厦后,为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和工作秩序,报社首次成立了物业部,确保办公区的安全、卫生和大楼设备的正常运作。报社为每一位员工配发了新桌椅,对不能正常使用的电脑进行淘汰,对大楼的消防设施、卫生间、开水间等配套设施进行完善,使办公大楼的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从前可真不敢想人手一台电脑。”摸着自己办公桌上崭新的电脑,县区新闻采访部记者原文钊感慨道,“我刚来单位时,科室里只有两台电脑,哪个记者有写稿任务的时候才能用。如今搬到现代化的写字楼,不仅环境好了,办公条件也得到大幅提升。”

  工作环境的改善、办公设备的升级,让报社所有员工充满了工作激情。在这里,焦作日报社全体员工牢记党报姓党的原则,根植怀川大地,为焦作改革开放和美丽城市建设的历史留下一份份真实的记录。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