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谢仲达)近日,笔者从市工商局获悉,为更好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6月1日起,该局在强化合同行政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涉农合同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涉农合同的签约率和履约率,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增收。
据了解,为突出重点,该局细化了各项帮扶措施。
一是大力宣传合同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对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广大农户的合同法律法规和合同风险防范知识培训,提高其防风险能力和自律能力,增强其守法经营、依法签约、依法维权和诚信履约意识。
二是开展涉农企业走访调研活动。结合本地实际和“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创建工作,该局要求各级工商部门要选择一家涉农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并填写涉农企业调查问卷,发现涉农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合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分析成因,提出可行性的解决对策,确保帮扶举措落到实处。
三是培育涉农“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积极引导涉农主体不断增强诚信意识、自律意识和合同管理水平。2017年,各县(市)工商局、分局要培育、发展一家涉农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四是创建合同帮农示范点。在普遍开展合同帮农工作的基础上,以乡镇中心工商所为依托,选择农产品重点产区乡村(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订单农业的宣传和合同知识培训,以当地主导和特色农产品作为发展订单农业的切入口,为涉农各方牵线搭桥,帮助产销双方以订单为纽带实现产销对接,有重点地开展合同帮农示范点创建工作。该局要求今年年底前,各县(市)工商局、分局创建一家合同帮农示范点。
五是规范指导涉农企业与农户依法签订涉农订单。组织合同专家和工商干部对涉农企业自制的订单农业文本实施有重点的帮扶指导,对文本中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对等,违约责任是否明确,条款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等进行把关指导,纠正垄断、失信行为。积极为订单农户提供合同咨询服务,增强双方对涉农合同法律约束性的认识,指导当事人依法签订、变更合同,监督涉农合同当事人依法履行合同。
六是制定推行涉农合同范本。各级工商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在广泛调研基础上,依据《工商总局关于制定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制定涉农合同范本,在本辖区内推行,供涉农主体参照使用,力求从源头上帮扶涉农主体依法签约、规范履约,提高涉农合同履约率。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合同调研工作,指导涉农主体建立健全防范合同交易风险机制。
七是做好涉农企业动产抵押登记工作,拓宽涉农主体融资渠道。以办理动产抵押登记为切入点,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涉农企业以现有或将来预收的农产品、产品、原材料、半成品,以动产抵押方式向工商部门登记获取贷款;支持以融资租赁方式办理动产抵押登记,积极推广涉农“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增信融资模式,完善涉农“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工作的激励机制,服务涉农主体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
八是严厉查处涉农合同欺诈等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积极受理涉农合同纠纷的投诉和合同争议的调解工作。对不法分子利用订单和涉农合同,骗取定金和保证金及以回收农产品为借口,高价向农民推销劣质种子和假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等违法行为,要协调相关部门形成执法合力,从严查处、从重打击,构成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开展好这项工作,该局要求各级工商部门要高度重视并深入开展合同帮农工作,把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组织领导,重点是细化帮扶举措,抓好落实、抓出成效。建立合同帮农工作信息反馈机制。要及时总结合同帮农工作的成效和典型经验与做法,尤其要加强基层在开展合同帮农工作中创新举措和取得实效方面的宣传报道。市工商局将根据全市合同帮农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全面推进合同帮农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