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月12日至13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率有关部委领导来到焦作考察经济发展。
在焦期间,朱镕基先后考察了装机容量360千瓦的沁北电厂、矿务局工贸大厦、矿务局电子设备厂、矿务局热电厂和河南轮胎厂。
在两天时间里,朱镕基同志在矿务局的局属企业逗留时间最长。他在考察中强调,改革的步伐在迅速加快,对于逼人的形势,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解放思想,把过去那种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轨道上来,并把企业的经营机制逐步纳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发展轨道;要把焦作矿务局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不喊口号,真抓实干,共同奔向光明的前途。
在当时,河南轮胎厂是全国500家大型企业之一。7月13日下午,时任河南轮胎厂厂长张生林第二次见到了朱镕基同志。原来,早在1991年12月份,张生林曾被化工部推荐到国务院汇报工作,朱镕基同志当时对国务院生产办相关负责同志说,张生林这个厂长胆子很大,敢在领导面前讲河南轮胎厂在全国同行业中取得“四个第一”。当天,朱镕基在河南轮胎厂观看了巨胎生产线和成型分厂,张生林向他汇报了该厂当年良好的发展状况,朱镕基非常满意。
7月13日下午,朱镕基同志在市委小礼堂听取了时任焦作市委书记张国荣和时任焦作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安民所作的有关焦作市情、上半年经济工作、改革进展、“十年规划”以及拟建的大型项目等情况汇报。听取汇报后,朱镕基很满意。他说,焦作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农业有基础,工业有条件,对发展经济非常有利。他还幽默地说:“大自然偏爱焦作。北方很多城市都缺水,但焦作地上、地下水资源都很丰富,这些条件对发展经济十分有利,焦作的未来很光明。”此外,朱镕基还指出,焦作的另一个优势是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很好,市区道路也很好,城市格局基本合理,只要能整治好污染,就可以成为全国旅游胜地。
考察中,朱镕基同志还就农业项目、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等方面对焦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本报记者 刘 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