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潜心编著校本教材,致力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她不忘初心,坚守讲坛,即使生病也不落下一节课;她用爱心,呵护每一位学生,被不少学生和家长称为生命中的“贵人”。她,就是中站区许衡实验学校教师吕海红。
怀揣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前行
21年前,吕海红怀揣着梦想,走进了教育的神圣殿堂。在教学中,她从教法与学法的技巧上找亮点,从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上找出路,创新教学理念,探索教学方法。她靠勤奋和用心,积淀了扎实的知识功底,练就了过硬的教学能力。
在教学中,吕海红一直力求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追寻一条高效、实用的课改之路。为此,她虚心向学校的老教师请教,经常和同年级的教师切磋,注重钻研。她每天早出晚归,以校为家,潜心将每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心得进行记录、分类、汇总,编写了一份份工工整整、密密麻麻的语文教案。
多年来,吕海红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她教语文有两个特点:一是少用或不用众多的教辅书,自己总结编写了一套实用、高效、科学的语文手印卷。二是把手写作业量降到最少,注重背诵积累、总结学法、高效学习。
据该校负责人王小平介绍,吕海红从教21年,送走的10届毕业班在历届中考中均取得骄人成绩。2006年,她带出的毕业生赵红宝语文中考成绩119分,居全市第一名;2007年,她所带班语文中考成绩平均108.8分,居全市第一名;2013年6月,焦作市首次举行七年级全市统考,她所带七(5)班语文成绩平均106.6分,居全市第一名,班级其他各科成绩在全市排名均居前三;2015年中考,她所带毕业班学生有22人在590分以上,全班中考成绩平均573分,全班省级示范性高中升学率96.7%。
播洒豪情,一路汗水一路歌
吕海红为了把班里的每一个毕业生送到理想的高中,多少次夜深人静时,她还在给后进生单独辅导;多少个周末,她牺牲休息时间,义务给语文基础薄弱的孩子免费补课;多少次节假日,她和体育成绩薄弱的学生相约跑步。学生就是她的一切,她为了毕业班的学生们,埋头苦干、拼命硬干。
今年4月中旬,吕海红被查出淋巴有结节、囊肿,医生建议尽快手术,家人也一直催促她。因为学生们毕业在即,她怎么也放心不下,一天也不舍得耽误。手术后,她仅在医院休息观察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她就央求医生让她去学校:“手术做过了,别让我待在病床上了,我得去上课,学生们要中考了!”医生无奈地对她进行了一番叮嘱。
吕海红打着绷带就去学校了,当学生们看到气喘吁吁、满面病容的吕老师出现在教室门口时,既吃惊又感动,自主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由于医生交代不让吕海红大幅度抬胳膊,上课时,她不得不用左手写字,一节课下来,脸色苍白,额头上渗出汗珠。就这样,她用坚守和执着,没耽误一节课。
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有一种崇敬来自始终如一。吕海红用行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拼搏和坚守。九(3)班学生刘梦婉说:“我们本来不知道啥是拼,有时真的拼不起来,是吕老师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上了一堂拼搏课。”
吕海红的一些学生高考时,专门报考了师范院校,回来看望她时,不止一次动情地说:“作为您曾经的学生,未来的同行,我们是因为喜欢您,才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立志当您这样的好老师。”
仁者为师,点点爱意蕴春风
作为班主任,吕海红资助了多少贫困学生,她带多少住校生去看过病,她用心教育感化了多少后进生,恐怕谁也说不清楚。
2004届毕业生小珮是个孤儿,跟着已下岗的大伯生活,临近中考,她开始恐慌,害怕自己没钱上高中。是啊,初中将毕业,高中尚未卜,这样的生活重压,小小年纪的小珮如何能承受?为了减轻孩子的压力,吕海红告诉小珮,中考前的所有生活费都由她负担,至于上了高中,她还会尽力帮助。消除了后顾之忧的小珮,当年顺利考上焦作一中。
2006届毕业生红宝,父母靠种菜供姐妹二人上学,家境贫寒。在中考前夕,因体育加试,大量的训练使得红宝营养跟不上,经常头晕。吕海红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常给红宝买牛奶、水果。在吕海红的悉心关爱下,红宝成绩突飞猛进,当年以全市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考入焦作一中。
2015届班里有个学生文丽,家里困难,几度要退学。三年中,是吕海红资助学生食宿3000多元,教导孩子知识改变命运,鼓励孩子变得坚强、乐观。当年中考,文丽以611分的好成绩考入焦作一中。
些许故事,看似平凡,但能点燃学生心中的激情与理想。吕海红像所有教育一线人一样,将痴情构筑课堂,以信念唱响希望,用自己的执着和无私诠释着“师者”。